[发明专利]基于驾驶模拟器和可编程触摸屏的ADAS开发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7637.3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吕能超;郑梦凡;吴浩然;吴超仲;段至诚;谢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编程触摸屏 模拟驾驶 开发测试系统 驾驶模拟器 投影仪设备 场景显示 仿真软件 汽车驾驶模拟器 人机交互操作 车辆动力学 动力学参数 场景 输出 采集插件 测试开发 车辆操作 车辆模型 功能模拟 模拟场景 可重复 运动学 座舱 插件 测试 反馈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模拟器和可编程触摸屏的ADAS开发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CAN总线的汽车驾驶模拟器人机交互操作实体座舱、CAN总线信息采集插件、模拟驾驶仿真软件、ADAS功能模拟插件、LCD可编程触摸屏、场景显示投影仪设备;所述模拟驾驶仿真软件,用于输出设计的模拟场景信息,并根据车辆操作输出车辆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实现车辆动力学及运动学仿真,并反馈到场景显示投影仪设备。本发明系统通过对模拟驾驶的场景可重复设置,使得其能在不具有任何危险性的情况下设置不同紧急场景对ADAS系统进行开发和测试,提高测试开发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辅助驾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驾驶模拟器和可编程触摸屏的ADAS开发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不良驾驶行为和分神等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安全辅助驾驶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简称ADAS)能够提高驾驶人的警觉性、纠正不良驾驶行为,在国外得到了应用。目前,在安全辅助驾驶领域中,提前预测危险并给驾驶员发出预警信号的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获得了许多成果,如发明专利CN107380164A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驾驶员辅助系统,根据图像识别技术改进了驾驶辅助系统;发明专利CN107402566A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模拟驾驶测试平台及系统,阐述了一种硬件在环的模拟驾驶测试平台结构设计和测试系统的设备连接。总之,关于ADAS的应用和研究很多;然而,如何设计更好的ADAS算法,确定何时报警、以什么样的形式报警时提高ADAS接受程度是关键,验证ADAS算法的有效性需要在算法设计之初就开展大量的实验。这种实验可以在实车环境下开展,但是场景效率低、危险性高;因此,在模拟驾驶环境下仿真危险工况对ADAS功能和算法进行研究是新的趋势。
传统的ADAS以车头时距(Time Headway,THW)作为评估前向危险的标准,在一些特殊场合并不适用和有效,使得行车风险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本发明结合模拟驾驶仿真软件和真实汽车及其测试设备的优势,将硬件在环(Hardware In Loop,简称HIL)模拟测试技术引入ADAS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并开发了基于可编程触摸屏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且由于ADAS预警算法的评估参数除THW以外还可以引入其他衍生的变量,如速度、加速度、相对距离、碰撞时间等参数的引入和算法的设计,使得所述的系统在传统的模拟驾驶仿真软件基础之上能够模拟ADAS的功能,用于在虚拟环境下测试驾驶模拟器的功能、算法和用户体验。
基于可编程触摸屏和驾驶模拟器的ADAS开发测试系统,在真实汽车中安装传感器和其他检测设备与电脑端模拟驾驶仿真软件集成硬件在环模拟测试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开发周期短、使用方便的优点,而且由于模拟驾驶仿真软件场景的可编辑性和软件内部对车辆数据的实时监测等众多优势,使得在开发和测试ADAS系统时,能够设计不同的紧急状况和危险场景对驾驶员的反应和行为进行研究,对于测试和改善ADAS的预警算法和安全阈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驾驶模拟器和可编程触摸屏的ADAS开发测试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驾驶模拟器和可编程触摸屏的ADAS开发测试系统,包括: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驾驶模拟器人机交互操作实体座舱、PC端CAN总线信息采集插件、模拟驾驶仿真软件、ADAS功能模拟插件、LCD可编程触摸屏、场景显示投影仪设备;
所述基于CAN总线的汽车驾驶模拟器人机交互操作实体座舱,用于通过安装在汽车内部的传感器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的驾驶操作发送到CAN采集卡;所述驾驶操作是驾驶人根据模拟场景信息作出的反馈驾驶操作;
所述PC端CAN总线信息采集插件,用于将CAN采集卡采集的车辆操作解析后发送到模拟驾驶仿真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7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