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渣糖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8108.5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3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谢英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秀美壮乡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牙斐颖 |
地址: | 5338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渣 糖化 灭菌 二甲亚砜 发酵菌 红外线 发酵 预处理 柠檬酸 发酵终点 含量调整 棘孢曲霉 里氏木霉 微波烘干 黑曲霉 氯化铵 咪唑盐 丁基 灭酶 乙醇 酵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渣糖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甘蔗渣预处理:采用红外线对甘蔗渣灭菌,并通过微波烘干或添加水将甘蔗渣水分百分含量调整为15~20%;(2)糖化:向甘蔗渣中添加发酵菌后置于25~30℃中发酵直至有乙醇生成时停止发酵,采用红外线对甘蔗渣进行灭菌,再向灭菌后的甘蔗渣添加柠檬酸、二甲亚砜4丁基氯化铵和二甲亚砜咪唑盐于室温下降解2~6d,所述的发酵菌由里氏木霉、黑曲霉、棘孢曲霉、克鲁维氏酵母组成;(3)灭酶:将糖化后的甘蔗渣置于100℃以上的高温中灭菌10~30min。本发明的糖化率高,发酵终点易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渣糖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废弃物,来源集中、量大面广,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甘蔗渣的酶解糖化是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解成单糖,单糖再经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生物柴油、酵母、医药品及其他化工原料。现有技术中,将甘蔗渣应用于饲料领域的研究少。而现有的甘蔗渣糖化技术主要采用的酶降解或者添加发酵菌降解,采用酶降解具有降解效果差,降解不充分的缺点,而采用发酵菌糖化则不易把控发酵糖化终点,不易糖化的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采用发酵菌糖化甘蔗渣,不易把控发酵糖化终点,糖化成分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甘蔗渣糖化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蔗渣糖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甘蔗渣预处理:采用红外线对甘蔗渣灭菌,并通过微波烘干或添加水将甘蔗渣水分百分含量调整为15~20%;
(2)糖化:向甘蔗渣中添加发酵菌后置于25~30℃中发酵直至有乙醇生成时停止发酵,采用红外线对甘蔗渣进行灭菌,再向灭菌后的甘蔗渣添加柠檬酸、二甲亚砜4丁基氯化铵和二甲亚砜咪唑盐于室温下降解2~6d,所述的发酵菌由里氏木霉、黑曲霉、棘孢曲霉、克鲁维氏酵母组成;
(3)灭酶:将糖化后的甘蔗渣置于100℃以上的高温中灭菌10~30min。
其中,所述的发酵菌由活菌数数量比为20:12~15:10~14:1里氏木霉、黑曲霉、棘孢曲霉、克鲁维氏酵母组成。
其中,所述(2)糖化工艺中,柠檬酸的添加量为甘蔗渣质量的1~5%,二甲亚砜4丁基氯化铵的添加量为甘蔗渣质量的0.1~1%和二甲亚砜咪唑盐的添加量为甘蔗渣质量的3~8%。
其中,所述的发酵菌的添加量为甘蔗渣质量的0.1~1%。
其中,所述干燥工艺中,所述(1)甘蔗渣预处理和所述(2)糖化工艺中的红外波长线均为0.75~1000μm。
其中,所述的甘蔗渣的粒度为0.01~30mm。
里氏木霉,是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红褐肉座菌(Hypocrea jecorina)的无性型,隶属于丛梗孢目(Moniliales)木霉属(Penicillium)。其作为工业菌株用于生产分解不同植物材料的酶类,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等。
黑曲霉,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秀美壮乡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秀美壮乡能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8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