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刚构合拢的压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3508.5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民;肖荣锋;梁涛涛;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冷奇峰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合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刚构合拢的压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刚构的桥台搭接端头施工前,将压重平板车a和压重平板车b分别牵引至刚构的桥台搭接端头,随后,对刚构的桥台搭接端头进行施工;其次,在施工的桥台搭接端头砼浇筑成型后,将压重平板车a和压重平板车b分别牵引至刚构的合拢段端头,随后,对刚构的合拢段进行施工;最后,在施工的合拢段砼浇筑成型后,压重平板车a和压重平板车b分别牵引至两桥墩正上方的桥面位置。本发明的桥梁刚构合拢的压重方法易于实现压重的逐步转换,满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作业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刚构,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刚构合拢的压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桥梁刚构合拢段及桥台搭接施工作业,通常是采用堆土袋、水箱或水包进行合拢段及桥台搭接施工压重转换作业;其压重方法比较原始,施工过程中的压重点多,作业繁琐且工效低下。其次采用的堆土袋、水箱或水包进行合拢段及桥台搭接施工压重转换作业的形成不规范,难以满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作业要求;这主要是桥梁刚构合拢段及桥台搭接施工作业采用的压重转换作业方式,以及施工技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桥梁刚构合拢的压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刚构合拢的压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刚构的桥台搭接端头施工前,将压重平板车a和压重平板车b分别牵引至刚构的桥台搭接端头,随后,对刚构的桥台搭接端头进行施工;其次,在施工的桥台搭接端头砼浇筑成型后,将压重平板车a和压重平板车b分别牵引至刚构的合拢段端头,随后,对刚构的合拢段进行施工;最后,在施工的合拢段砼浇筑成型后,压重平板车a和压重平板车b分别牵引至两桥墩正上方的桥面位置。
其特点是:本发明的桥梁刚构合拢的压重方法,采用对称压重装置形式,能在合拢段及桥台搭接端快速调试对接后,进行配置压重后施工。在砼浇筑时,压重平板车a和压重平板车b上述桥梁刚构的合拢段施工方法采用对称压重装置形式,能在装配后形成具有行走便捷的功能装置;可实现在砼浇筑时,配置压重车可随着砼浇筑量的增加逐渐稳步后移,实现压重的逐步转换;能确保刚构合拢段及桥台搭接端调试对接工序的快速形成,可满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作业要求;易于达到一般条件下的所需施工技术质量效果。
进一步特点是:所述的压重逐步转换是指当砼逐步浇筑至结束的过程,也是实现合拢段或桥台搭接端的压重重量逐渐减小为O的过程。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桥梁刚构合拢的压重方法具备优点是:
1、压重装置能在装配后形成具有行走便捷的功能装置;
2、能够便捷地实现刚构合拢段在砼浇筑时,压重平板车a和压重平板车b随着砼浇筑量的增加逐渐稳步后移,实现压重的逐步转换;
3、能确保刚构合拢段及桥台搭接端调试后,刚构合拢对接工序的快速形成,可满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作业要求;易于达到一般条件下的所需施工技术质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桥梁对称刚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桥梁刚构合拢的压重方法中采用压重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桥台搭接施工压重位置示意图;
图4为桥台搭接施工压重示意图;
图5为合拢段施工压重位置示意图;
图6为合拢段施工压重示意图;
图7为合拢段施工结束后对称压重装置拆除位置示意图;
图8为合拢段施工结束后形成的整体刚构桥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3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刚构的合拢段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的混凝土桥墩养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