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7764.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4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伍毅;潘功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B62K19/02;B62J1/08 |
代理公司: | 50211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孔祥超 |
地址: | 40070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座 拱形大梁 前叉 减震前叉 车架 前后位置调节 电动自行车 调节装置 中间纵梁 电池 滑动配合结构 后轮 车辆重心 导向装置 减震弹簧 减震运动 结构刚性 径向补偿 轮毂电机 使用寿命 前后轮 腰鼓形 上端 卡滞 拉压 骑行 锁紧 整车 噪声 驱动 尖锐 灵活 风格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前叉总成、车架、鞍座和前后轮,后轮由轮毂电机驱动;前叉总成由减震前叉和支撑前叉构成双前叉结构;车架具有拱形大梁;鞍座通过仅具有前后位置调节的鞍座调节装置设在车架的尾部上端。其中,减震弹簧呈腰鼓形;减震前叉用导向装置具有径向补偿结构;鞍座调节装置采用T型滑动配合结构,并采用拉压锁紧;电池设在拱形大梁下方的空间内,拱形大梁下方设有中间纵梁,拱形大梁和中间纵梁之间的空间仅用于设置电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车具有复古型风格,其减震前叉减震运动灵活、无卡滞,无尖锐噪声隐患;鞍座前后位置调节方便,结构刚性好、强度高;车辆重心低,骑行舒适,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单车以使用方便性和低污染等特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电动车单车减震前叉总成结构形式较多,包括单前叉结构和复古型双前叉结构。复古型双前叉的电动单车由于具有古典造型风格,并包含有多种休闲、娱乐性等等功能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复古型双前叉电动单车俯式骑行姿势,其鞍座通常不需要进行高度方向的调节,只要能够实现前后方向的调节就能够满足不同身高和腿长骑行人的骑行舒适性要求,因此,车辆高度布置紧凑,并通过特殊造型的车架以形成整体的复古风格,为此,需要对整车布局进行进一步优化,以充分利用车架空间用以装设电池等必要部件。对于鞍座而言,现有鞍座调节机构通常包括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两个方面的功能,其结构相应复杂,锁紧刚度欠佳、稳固性差,且通常不能实现前后位置方向的调节。另外,复古型双前叉包括减震前叉和支撑前叉,二者下端通过铰接的连杆连接,上端通过上联结板连接,上联结板与支撑起前叉呈固定连接状态;减震前叉上套装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上端抵接在上联结板上,减震前叉通过上端的导向杆段穿过上联结板上的导套内孔,导向杆段的自由端通过相互锁紧的两个螺母形成限位结构。在车辆骑行过程中,因道路不平而出现颠簸时,减震前叉通过弹簧缓冲和相对于上联结板移动而吸收震动,减小振幅,从而避免或减轻支撑前叉的上下起伏运动,从而实现车辆减震目的。但由于减震前叉和支撑前叉整体都属于焊接结构的细长杆件,减震前叉的导向杆段与导套孔壁之间形成滑动摩擦连接,在减震前叉的伸缩运动过程中,由于弹性变形或焊接而形成的塑性变形,导致导向杆与导套之间出现轴线不重合的情形,亦称径向位移。从而在车辆颠簸过程中导致减震前叉滑动而出现卡滞、尖锐噪声等,不仅降低减震效果,影响骑行舒适性,还会导致导向杆段或导向套异常磨损,降低使用寿命。因此,还需要对减震前叉作出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该自行车采用拱形梁车架,以便充分利用拱形梁下方空间装设电池等,从而利于整车高度的降低和骑行重心的降低,提高骑行稳定性;同时,通过鞍座调节装置实现鞍座调整,以提高骑行舒适性。其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并使车辆的休闲特性得到充分体现。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前叉总成、车架、鞍座和前后轮;所述前叉总成由减震前叉和支撑前叉构成双前叉结构;所述车架具有拱形大梁;所述鞍座通过鞍座调节装置设在所述车架上。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拱形车架下方具有可利用的较大空间,以便设置电池等,以使车架内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可有效降低整车高度和紧凑结构;同时,通过鞍座调节装置实现鞍座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和腿长的骑行人员,满足不同骑行人员要求,提高骑行舒适性,以充分体现车辆的休闲特性。且结构简单、骑行方便、舒适,制造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减震前叉上部形成有两平行的减震导向杆,减震导向杆上套装有所述减震弹簧,减震导向杆通过导向装置与位于减震弹簧上端的上联结板形成滑动配合,上联结板固定连接在支撑前叉上端;所述导向装置具有径向位移自动补偿结构。导向装置具有径向位移自动补偿结构,使导向装置的导向孔相对于上联结板呈可移动的浮动结构,在减震前叉的减震导向杆轴心位置变化时而对应变化,以确保导向杆滑动灵活,消除减震前叉卡滞现象,降低骑行噪音,延长减震总成使用寿命,从提高整车寿命和骑行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7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行车的管构件的把端装置组件
- 下一篇:一种超级省力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