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8641.X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6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速利达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H01R13/52;H01R13/502;H01R13/73;H01R1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美玲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接口 升降 机构 | ||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设置于电动汽车上的安装壳体;
一触发装置,触发装置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且触发装置可接收外部的驱动力;
一升降开合装置,升降开合装置活动的设置于安装壳体内,升降开合装置可接收触发装置的触发实现在隐藏状态与伸出状态之间的切换;
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且位于触发装置与升降开合装置之间,传动机构用于接收触发装置的触发力并将该触发力传递至升降开合装置,升降开合装置利用该触发力实现其在隐藏状态和伸出状态之间的切换;
所述的安装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矩形壳体,其中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位于电动汽车内部,安装壳体的开口端朝向电动汽车的外部,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平行于地面布置;安装壳体与电动汽车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的升降开合装置包括与传动机构配合的驱动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上的开合组件、安装于驱动机构上的充电插头;其中开合组件可接收驱动机构的驱动并实现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切换,充电插头可接收驱动机构的驱动并实现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切换;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驱动组件、从动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主动驱动组件与从动驱动组件之间的伸出组件,主动驱动组件可通过传动机构接收触发装置的触发力,并利用该触发力驱动伸出组件沿竖直方向向上/下做伸出/收缩运动,与此同时,主动驱动组件通过伸出组件驱动从动驱动组件运动,从动驱动组件驱动开合组件在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的主动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转动穿设于安装壳体内的驱动轴,其中驱动轴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平行;主动驱动组件还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驱动轴外部的斜齿轮二、转盘,其中斜齿轮二位于驱动轴靠近安装壳体开口端的端部,转盘位于驱动转轴靠近安装壳体密封端的端部,所述的从动驱动组件包括沿垂直于驱动转轴轴向且水平滑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滑移块,所述的滑移块位于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与转盘一之间,上述的开合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滑移块上,所述的滑移块中还转动穿设有与驱动轴共轴线布置的连接轴,从动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穿设于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与滑移块之间且与驱动轴共轴线布置的支撑轴,其中支撑轴靠近滑移块的端部同轴固定套设有转盘二,所述的连接轴与转盘二之间设置有摆臂三,摆臂三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轴靠近转盘二的端部,摆臂三的另一端铰接于转盘二上,其中摆臂三与转盘二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且摆臂三与转盘二之间的铰接点偏心设置于转盘二上;
所述的伸出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承接块,其中承接块位于滑移块与转盘一之间,所述的承接块与滑移块之间设置有摆臂二,摆臂二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轴靠近转盘二的端部、另一端铰接于承接块上,其中摆臂二与承接块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所述的承接块与转盘二之间还设置有摆臂一,摆臂一一端与承接块铰接、另一端与转盘一铰接,其中摆臂一与承接块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摆臂一与转盘一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且摆臂一与转盘一之间的铰接点偏心设置于转盘一上;
所述的伸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充电插头与承接块之间的升降臂,升降臂一端与承接块铰接、另一端与充电插头铰接,其中升降臂与承接块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升降臂与充电插头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的升降臂为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的“L”形板,其中水平段的长度大于竖直段的长度,上述与承接块铰接的为升降臂的水平段,与充电插头铰接的为升降臂的竖直段;
所述的开合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开合板,其中开合板与滑移块连接,开合板在滑移块的驱动下可实现周期性的闭合/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速利达机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速利达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86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