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0334.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4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山屋竜太;村田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4/1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 正极材料 活性物质粒子 碳质覆膜 中心粒子 正极活性物质 电子导电性 混合物溶解 表面包覆 导电助剂 一次粒子 粘结剂 质量比 总固体 剪切 包覆 糊剂 溶剂 剥离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将活性物质粒子、导电助剂及粘结剂的混合比以质量比计为94:1:5的混合物溶解于溶剂中而成的,总固体成分量为45质量%的正极材料糊剂的剪切速率为4.0[1/s]时的粘度为5000mPa·s以下,
其中,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包含由通式LixAyDzPO4所表示的中心粒子及将该中心粒子的表面包覆的碳质覆膜,
所述通式中,A为选自由Co、Mn、Ni、Fe、Cu及Cr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D为选自由Mg、Ca、Sr、Ba、Ti、Zn、B、Al、Ga、In、Si、Ge、Sc及Y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0.9<x<1.1、0<y≤1、0≤z<1、0.9<y+z<1.1,
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0nm以上且400nm以下,
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BET比表面积为5m2/g以上且25m2/g以下,
形成所述碳质覆膜的碳量相对于所述中心粒子100质量份为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所述剪切速率的测定温度为25℃,
所述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及氟橡胶,
所述导电助剂为选自由粒子状碳、气相生长碳纤维及纤维状碳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粉体电阻值为100Ω·c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粒度分布的粗粒比为35%以上且6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中值粒径为0.50μm以上且0.80μm以下,L*a*b*表色系统中的色度b*为1.9以上且2.3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微粒的极大值为0.15μm以上且0.35μm以下,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粒度分布的粗粒的极大值为0.8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5.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具备电极集流体及形成于该电极集流体上的正极合剂层,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合剂层含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
6.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03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