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生产过氧化氢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6895.6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8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鑫国源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5/023 | 分类号: | C01B15/023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黄健仪 |
地址: | 527129 广东省云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液 过氧化氢的 高效生产 乙基蒽醌 氢化反应过程 磷酸三辛酯 氧化铝负载 传统工艺 催化作用 反应压力 工作载体 化工领域 氢化反应 氢化效率 四氢蒽醌 钯催化剂 氢气 含量比 石墨烯 重芳烃 溶剂 产能 喷淋 氢化 乙基 催化剂 配制 | ||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生产过氧化氢的工艺,以重芳烃、磷酸三辛酯为溶剂,2‑乙基蒽醌为工作载体配制得到工作液,工作液在石墨烯/氧化铝负载钯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气进行氢化反应,通过控制氢化反应过程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工作液喷淋密度使反应液中2‑乙基四氢蒽醌与2‑乙基蒽醌的含量比维持在(4~5):(5~6)的范围内。与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在同样的氢化程度下,可使氢化效率提高32%,产能可以同步提高32%,且催化剂的使用量可减少6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生产过氧化氢的工艺。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为蒽醌法,是以2-乙基蒽醌(EAQ)为工作载体,以重芳烃(Ar)、磷酸三辛酯(TOP)或其它组分为工作溶剂配成工作液,经过氢化、氧化、纯水萃取和工作液后处理等工序,得到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产品。
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氢化过程中,氢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单元,直接影响氢化效率、工作液的质量水平及产品质量。氢化反应中,在钯催化剂下氢气和工作液中的蒽醌反应,生成2-乙基氢蒽醌和2-乙基四氢氢蒽醌,再经空气氧化反应后,2-乙基氢蒽醌和2-乙基四氢氢蒽醌还原成2-乙基蒽醌和2-乙基四氢蒽醌,生成过氧化氢,整个系统连续密闭循环生产。反应温度一般为40~75℃,反应压力一般为0.2~0.4MPa。该技术中,工作液对2-乙基蒽醌和2-乙基四氢蒽醌的溶解度不高,导致氢化效率不高,生产能力低。因此,如何提高蒽醌在工作液的浓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而针对该技术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一般通过在工作液中引入第三组份溶剂,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3588177A,发明人在原有工作液的基础上引入了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达到提高蒽醌及氢蒽醌的溶解度的目的,该方法可使工作液中总蒽醌的溶解度达到180~200g/L,但该单位体积工作液产能比现有技术提高约35%;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5819402A,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新型工作液体系,工作液中溶剂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为:三甲苯60~80%,磷酸三辛酯0.5~25%,四丁基脲0.5~25%,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0.5~25%,该工作液可以使工作液中的总蒽醌含量达到140~200g/L,氢效可达到12~15g/L,提高了生产能力。但上述方法由于引入了更多的有机溶剂,导致产品存在更多的有机杂质和工艺不成熟性,其次,现行双氧水生产工艺中均采用钯催化剂催化,其中多用氧化铝负载,但是普通氧化铝负载的催化剂存在活性和选择性差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氢化效率和生产能力高的工艺以满足现实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生产过氧化氢的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在同样的氢化程度下,可使氢化效率提高32%,产能可以同步提高32%,且大大减少了催化剂的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生产过氧化氢的工艺,以重芳烃、磷酸三辛酯为溶剂,2-乙基蒽醌为工作载体配制得到工作液,工作液在石墨烯/氧化铝负载钯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气进行氢化反应,通过控制氢化反应过程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工作液喷淋密度使反应液中2-乙基四氢蒽醌与2-乙基蒽醌的含量比维持在(4~5):(5~6)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2-乙基四氢蒽醌与2-乙基蒽醌的含量比为4.5:5.5。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温度为45~50℃。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压力为0.25~0.35MPa。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液喷淋密度为95~110m3/(m2·h)。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氧化铝负载钯催化剂由以下步骤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鑫国源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鑫国源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8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