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辣烤鱼复合调味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8832.4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3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焦宇知;黄文垒;刘溪;吴婷婷;徐桃;姜丽娟;朱志鹏;孙兆远;许旖旎;翟玮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郭元聪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味酱 复合 白砂糖 大豆油 番茄酱 辣椒粉 传统原料 调味辅料 山梨酸钾 书写工具 文具用品 防腐剂 热反应 五香粉 小米椒 洋葱粉 孜然粉 调味 炒制 姜粉 味精 食盐 保存 加工 | ||
一种香辣烤鱼复合调味酱,它涉及一种文具用品,具体涉及一种书写工具。具体的说是以番茄酱、小米椒末、大豆油、白砂糖和食盐等传统原料为基础,辅以五香粉、孜然粉、洋葱粉、辣椒粉、姜粉、味精、山梨酸钾等调味辅料和防腐剂,通过炒制、热反应、复合调味等工艺制得。所有原料廉价易得,加工成本低,产品易保存,可显著提升香辣烤鱼风味及其一致性,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调味料,特别涉及一种香辣烤鱼调味酱的配方和制作工艺以提升烤鱼风味及其一致性,同时降低成本。
背景技术
复合调味料是指被用来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的组合。一些复合调味料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作为主食或食品主要成分。
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趋于连锁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和降费增效。因此,标准化复合调味料发展潜力巨大。现代化调味品企业为餐饮行业和食品行业提供天然、便捷、标准化的风味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复合调味料,做到复合调味料的标准化并贯穿产业链,才能带动餐饮行业标准化。
复合调味料标准化主要涉及风味标准化、食材标准化和生产标准化等。食材标准化是复合调味料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标准化是复合调味料标准化的保障,风味标准化是复合调味料标准化的关键。目前已经有适用于基础汤类的珍味鲜、牛肉粉、精煲骨汤粉;适用于酱卤类的速卤汁、珍卤煌;适用于火锅类的珍菌汇和馅料类的蟹黄沙司等复合调味料,特色鲜明,深受消费者欢迎。
复合调味技术也备受食品行业和餐饮行业的学者关注。
目前,有关烤鱼复合调味酱的研究如下述:
烤鱼复合调味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调味料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在201110460250.X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烤鱼的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的优点在于通过加入酵母抽提物、鱼肉酶解液等原料,并与香辛料发生美拉德反应提升调味效果,缺点在于增加了调味料成本和致敏风险。在201710365675.X中公开了一种新型鲍鱼调味料包加工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以鲍鱼下脚料为原料,通过清洗、切块、调味、腌制、蒸煮和干燥和真空包装等步骤制得调味包。缺点在于该发明未涉及鲜鱼为原料的调味包配方及制备方法,也未涉及烤鱼的调味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201710247327.2中公开了一种调味料包、鱼调料包和鱼的烹饪方法,它的优点在于同时提供了调味料包、腌鱼包和干料包,且腌鱼包中包含木瓜蛋白酶等嫩化作用物质。缺点在于该发明未涉及鲜鱼为原料的调味包配方及制备方法,也未涉及烤鱼的调味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类似的还有在201510162520.7中公开的一种调味带鱼的加工方法、在201510238633.0中公开的即食风味小鱼仔的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在201410399084.0中公开的一种鲶鱼鸭脖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在201410581797.9中公开的一种鱼鳔海鲜调味料的制取方法。在201510188732.2中公开了一种烤鱼专用调味粉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的优点在于通过加入绿茶干粉、百合、绞股蓝、芝麻叶、西洋参等原料提升了调味粉包的功能性质。缺点在于提高了产品的制作成本,同时未涉及应用过程中高温对于功能性质的影响,也未涉及烤鱼的调味酱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综上所述,目前公开的专利文献均集中在功能性调味料和即食调味料的配方和制备方法方面,鲜见烤鱼复合调味酱的专利文献公开。适合于烤制的鱼原料年产量和消费市场巨大,因此安全、廉价、标准化的烤鱼复合调味酱市场潜力巨大。
以番茄酱、小米椒末、大豆油等原料为基础,经过炒制、热反应、复合调味等工艺,制备烤鱼复合调味酱,提升烤鱼风味及其一致性,同时降低成本,需要根据食品加工原理设计出一套新的配方和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香辣烤鱼复合调味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发酵型零添加健康料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蒜蓉香辣酱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