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庆大霉素产量的小单孢菌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9151.X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兵兵;黄凤珠;陆雨丹;王为民;陶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48 | 分类号: | C12P19/48;C12R1/29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单孢菌 庆大霉素 斜面孢子 发芽率 工业微生物 培养基配方 发酵培养 发酵效价 分离纯化 斜面培养 种子菌丝 种子培养 生长 成球 贮藏 冷冻 改进 新鲜 | ||
本发明属于工业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庆大霉素产量的小单孢菌培养方法;根据小单孢菌生长特点,对新鲜的斜面孢子进行4℃冷冻贮藏处理20‑40d后,使斜面孢子量增加35‑45%,可达到85‑95%,发芽率可达到80‑90%;并对分离纯化培养、斜面培养、种子培养、发酵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时间的改进,使种子菌丝易成球且生长基本同步,发酵效价提升21.5‑47.2%,最高可达1179μg/mL;通过上述方法改进,相比传统小单孢菌培养方法能够大大增加庆大霉素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庆大霉素产量的小单孢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小单孢菌长期应用于工业微生物领域,是庆大霉素的生产菌种。在小单孢菌的生产过程中,发现新鲜孢子萌发率低,约为20%-30%,且生长不同步,从而造成庆大霉素产量低且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庆大霉素产量的小单孢菌培养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庆大霉素产量低且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提高庆大霉素产量的小单孢菌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小单孢菌种接种至分离纯化培养基中,培养13d,得到直径为4-6mm,高度为3-4mm的小单孢菌单菌落;所述分离纯化培养基由以下配方配置而成:
可溶性淀粉7.0-8.0g/L;氯化钠0.3-0.7g/L;磷酸二氢钾0.2-0.4g/L;硝酸钠0.8-1.2g/L;碳酸钙0.8-1.2g/L;琼脂粉15-19g/L;
步骤2:将分离纯化培养得到的小单孢菌单菌落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培养11d,得到新鲜的斜面孢子;所述斜面培养基由以下配方配置而成:
可溶性淀粉7.0-8.0g/L;氯化钠0.3-0.7g/L;磷酸二氢钾0.2-0.4g/L;硝酸钠0.8-1.2g/L;碳酸钙0.8-1.2g/L;琼脂粉15-19g/L;
步骤3:对步骤2中制得的新鲜的斜面孢子进行冷藏,所述冷藏的温度为4℃,所述冷藏的时间为20-40d;
步骤4:将经过冷藏的斜面孢子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培养40h,得到第一菌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由以下配方配置而成:
玉米淀粉8.0-12.0g/L;硝酸钠0.3-0.7g/L;黄豆饼粉8.0-12.0g/L;大豆蛋白胨1.0-3.0g/L;葡萄糖0.8-1.2g/L;碳酸钙5.0-7.0g/L;
步骤5:将经过种子培养基培养制得的第一菌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培养120h,得到第二菌液,所述第二菌液为提高庆大霉素产量的小单孢菌;所述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配方配置而成:
玉米淀粉53.0-57.0g/L;硝酸钠0.8-1.2g/L;黄豆饼粉33.0-37.0g/L;大豆蛋白胨6.3-6.7g/L;葡萄糖0.8-1.2g/L;碳酸钙6.3-6.7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涉及的提高庆大霉素产量的小单孢菌培养方法中,根据小单孢菌生长特点,对新鲜的斜面孢子进行4℃冷冻贮藏处理20-40d后,使斜面孢子量增加35-45%,可达到85-95%,发芽率可达到80-90%;并对分离纯化培养、斜面培养、种子培养、发酵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时间的改进,使种子菌丝易成球且生长基本同步,发酵效价提升21.5-47.2%,最高可达1179μg/mL;通过上述方法改进,相比传统小单孢菌培养方法能够大大增加庆大霉素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提高庆大霉素产量的小单孢菌培养方法中斜面培养得到的小单孢菌10×100的显微形态观察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91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