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方法、闭路空化循环处理系统及浮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0082.X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欧乐明;周伟光;冯其明;石晴;张国范;卢毅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叶碧莲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水硬铝石 微纳米气泡 浮选药剂 微细粒 浮选 空化处理 循环处理系统 微细 捕收剂 空化 浮选矿浆 浮选系统 混合矿浆 精矿产品 颗粒疏水 溶液混合 强紊流 调浆 体相 粘附 回收率 制备 配制 概率 | ||
本发明公开了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向预先配制好浮选药剂溶液中加入捕收剂并调节pH值至碱性;利用闭路空化循环处理系统对浮选药剂溶液进行循环空化处理;将微细粒一水硬铝石和空化处理后的浮选药剂溶液混合组成浮选矿浆,调浆搅拌后进行浮选,获得一水硬铝石精矿产品;通过预先空化处理使浮选药剂溶液生成大量的体相微纳米气泡,添加捕收剂降低了溶液表面张力,使微纳米气泡即使在强紊流状态下依然能够存留且强化了微纳米气泡的稳定性;制备混合矿浆后微纳米气泡的存在强化了微细一水硬铝石颗粒和药剂、浮选气泡间相互作用,促进微细粒一水硬铝石颗粒疏水聚团,增大微细一水硬铝石颗粒和气泡间碰撞粘附概率,提高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方法、适用于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的闭路空化循环处理系统以及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系统。
背景技术
微细粒级矿物的浮选回收是现代矿物加工领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随着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采和应用,贫、细、杂矿石入选比例不断增大,细粒浮选技术研究愈发引起重视。
但由于铝土矿矿石易泥化,磨矿过程在微细粒级(-38μm)矿物含量高达30%以上;随着粒度的减小,矿物颗粒在矿浆中动量小,难以克服矿粒与气泡之间的能垒,与气泡发生碰撞和黏附。微细矿物颗粒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会通过与目的矿物、脉石矿物、药剂发生吸附来降低自身表面能,从而导致精矿质量恶化,浮选药剂用量大大增加。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射流空化技术来进行细粒矿物浮选回收,其主要采用泵和高压气体强化气液混合,实现高紊流状态下细粒矿化,矿化效果好,大大提高了分选效率。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于空化喷嘴喷射矿浆时存在易堵塞、易磨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细粒矿物高效浮选回收。
因此,现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浮选回收率的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方法、适用于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的闭路空化循环处理系统以及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系统。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向预先配制好浮选药剂溶液中加入捕收剂,并调节pH值至碱性;
S2、利用闭路空化循环处理系统对浮选药剂溶液进行循环空化处理,使浮选药剂溶液生成大量的体相微纳米气泡;
S3、将微细粒一水硬铝石和经S2处理后的浮选药剂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浮选矿浆,调浆搅拌一段时间后进行浮选,获得一水硬铝石精矿产品。
在S1中,浮选药剂溶液设为蒸馏水,所述捕收剂设为油酸钠;其中,捕收剂与微细粒一水硬铝石的质量比为(0~10-3):1。
在S1中,采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PH值的范围为9.9~10.1。
在S2中,循环空化处理的时间为5min。
在S3中,浮选矿浆的浓度为6.25%wt,浮选时间为5min。
在S3中,采用浮选机进行调浆搅拌,调浆转速为1400rpm,调浆时间为3min。
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适用于微细粒一水硬铝石浮选的闭路空化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空化反应器、蠕动泵、蠕动泵管、橡胶管、空化喷嘴、液体流量计以及气体流量计;其中,所述蠕动泵的一根蠕动泵管通过橡胶管与所述空化反应器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蠕动泵的另一根蠕动泵管通过橡胶管连通所述空化喷嘴,所述空化喷嘴与所述蠕动泵管之间还设有所述液体流量计,所述空化喷嘴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化反应器的上端的连通,且所述空化喷嘴的进气端上还设有所述气体流量计;
其中,所述空化喷嘴设为圆管型空化喷嘴、其高速射流在空化管喉部收缩区形成局部负压,通过控制液体流量计和气体流量计流量分别调节所述空化喷嘴的喉部液流速度以及自吸气体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0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