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学影像AR显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0749.6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毅;李传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瞳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T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谢绪宁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处理单元 图像投影单元 输出 探测单元 显示系统 外部 三维空间 现实世界 医学影像 构建 扫描 图像输出单元 感应单元 接收数据 距离信息 手势感应 图像叠加 姿态信息 综合处理 新机械 减小 图像 监测 | ||
1.一种医学影像AR显示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图像投影单元(1),用于接收图像并将图像投射至人眼上;
外部探测单元(2),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进行扫描,将现实世界中各物体与图像投影单元(1)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输出距离信息;
姿态感应单元(3),用于对图像投影单元(1)的姿态进行监测,并将图像投影单元(1)的姿态信息进行输出;
手势感应单元(4),用于对手部姿态进行监测,并将手部姿态信息进行输出;
综合处理单元(5),用于接收外部探测单元(2)输入的距离信息和图像信息、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姿态感应单元(3)输入的姿态信息、手势感应单元(4)输入的手部姿态信息,并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并输出;
图像输出单元(6),用于接收综合处理单元(5)输出的数据,在处理后将数据转化成光线并输出至图像投影单元(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AR显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图像投影单元(1)包括AR眼镜框架(11)、固定连接在所述AR眼镜框架(11)上的眼镜镜片(12)、固定连接在所述眼镜镜片(12)内且用于接收光线的全息光栅(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AR显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部探测单元(2)包括景深摄像头(22)和普通摄像头(21),
所述景深摄像头(22)对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进行拍摄,测量出所述眼镜镜片(12)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处理单元(5);
所述普通摄像头(21)对现实世界进行拍摄扫描,并将图像传输至所述综合处理单元(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AR显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姿态感应单元(3)包括加速度计(31)和陀螺仪(32),
所述加速度计(31)对AR眼镜框架(11)的线性加速度进行监测,并将线性加速度数据输出至所述综合处理单元(5);
所述陀螺仪(32)对AR眼镜框架(11)的角速度进行监测,并将角速度数据输出至所述综合处理单元(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AR显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手势感应单元(4)包括识别摄像头(41)和图像处理单元(42),
所述识别摄像头(41)对手部进行监测,将手部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图像处理单元(42);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42)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传输手势信息至所述综合处理单元(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AR显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综合处理单元(5)包括图像处理模块(51)、外部数据接口(52)、数据处理模块(53)和图像调节模块(54),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51)接收所述景深摄像头(22)输入的距离信息,将距离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三维空间信息并输出,接收所述普通摄像头(21)的图像并在图上识别并确定人体位置,将人体位置信息进行输出;
所述外部数据接口(52)接收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53)接收所述外部数据接口(52)输入的图像数据,接收所述图像处理模块(51)输出的三维空间信息,对图像数据、三维空间数据和人体位置信息进行叠加处理,形成具有三维效果的图像数据并输出至所述图像调节模块(54);
所述图像调节模块(54)接收并处理手势信息和姿态信息,根据处理后的手势信息和姿态信息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调整并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AR显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图像输出单元(6)为投影装置,图像输出单元(6)接收所述图像调节模块(54)输出的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图像输出单元(6)根据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投射出对应的光线至所述全息光栅(13)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瞳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瞳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07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