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混纺纱与桑蚕丝交织制备面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3871.9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1/155;D06M15/03;D06M11/79;D06M11/46;D02G3/04;D03D15/00;D06M101/32;D06M101/06;D06M10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桑蚕丝纤维 面料 聚乳酸纤维 涤纶纤维 棉麻纤维 混纺纱 混合液 桑蚕丝 改性 制备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预处理 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烷偶联剂 纳米氧化硅 纳米氧化钛 乙醇分散液 预处理纤维 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 搅拌反应 经纱原料 抗菌性能 力学性能 面料柔软 筒子染色 纬纱原料 乙酰丙酮 筒子 常温下 后整理 交联剂 漂白 织造 乙醇 穿综 整经 浸泡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混纺纱与桑蚕丝交织制备面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乙醇加入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制得混合液,然后采用该混合液对聚乳酸纤维、棉麻纤维和涤纶纤维进行改性,制得预处理纤维;将桑蚕丝纤维进行预处理后然后浸泡在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钛复合粒子的乙醇分散液中,加入正锆酸四乙酰丙酮酯,常温下搅拌反应1‑3h,取出,干燥,制得改性桑蚕丝纤维;以聚乳酸纤维、棉麻纤维、涤纶纤维为经纱原料,经过筒子染色、整经、穿综,桑蚕丝纤维作为纬纱原料,经过筒子漂白后,进行织造、后整理,制得面料。该方法制得的面料柔软舒适,力学性能优异,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制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元混纺纱与桑蚕丝交织制备面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蛋白质之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出色的弹性。因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柔软的手感、华丽的外观及优雅的光泽等性能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被誉为“纤维皇后”。然而,由于蚕丝及其制品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存在易泛黄、不耐磨及难打理等缺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穿着使用,因此开发高性能多组分面料是重要的突破方向。
中国专利201510200704.8公开了一种多元混纺纱与蚕丝交织的大提花家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其以多元混纺纱作为纬向纱线,桑蚕丝作为经向纱线交织而成;其中多元混纺纱由汉麻纤维、棉纤维、蛋白质复合再生纤维素纤维三种纤维组成混纺而成。本发明应用天然纤维和功能性纤维材料采用大提花织造技术,赋予家纺纺织品面料绿色环保、柔软保暖、光泽度好、高档奢华的附加值特性。但是其抗菌性能差,力学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中国专利201410215687.0公开了一种低碳环保超细特棉蚕丝交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所述面料选用长绒棉紧密纺烧毛丝光线,纬纱选用桑蚕丝,纤维含量为75%棉、25%桑蚕丝。该低碳环保超细特棉蚕丝交织面料,抗皱性好,无污染,但是该面料柔软度以及舒适度欠佳,且耐磨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多元混纺纱与桑蚕丝交织制备面料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面料柔软舒适,力学性能佳,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元混纺纱与桑蚕丝交织制备面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乙醇混合搅拌,然后加入交联剂XR-500、硅烷偶联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2)将聚乳酸纤维、棉麻纤维、涤纶纤维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在30-40℃下,800rpm的搅拌转速下处理30-60min,取出干燥,制得预处理纤维;
(3)将桑蚕丝纤维首先采用氯化钙和壳聚糖的混合水溶液浸泡处理30min,然后取出置于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钛复合粒子的乙醇分散液中,加入正锆酸四乙酰丙酮酯,常温下搅拌反应1-3h,反应结束后,取出,干燥,制得改性桑蚕丝纤维;
(4)以聚乳酸纤维、棉麻纤维、涤纶纤维为经纱原料,经过筒子染色、整经、穿综,桑蚕丝纤维作为纬纱原料,经过筒子漂白后,进行织造、后整理,制得面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乙醇、交联剂XR-500、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3-6):5:5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聚乳酸纤维、棉麻纤维、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7):5: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聚乳酸纤维、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33-5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3)中,所述氯化钙、壳聚糖的混合水溶液中氯化钙的浓度为5g/ml,壳聚糖的浓度为4-10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38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胶水配方
- 下一篇:复合纤维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及其制作员工制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