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压力的特征线法中无激波压力最速上升曲线的求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5797.4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翼;徐尚成;王振国;范晓樯;闫郭伟;陆雷;赵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董惠文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求解 上升曲线 激波 流动参数 特征线法 位置坐标 二分法 求解过程 压力曲线 再次使用 重新确定 不相交 末端点 上升流 特征线 波线 流场 重复 | ||
1.一种基于压力的特征线法中无激波压力最速上升曲线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给定马赫波初始线A-FP,其中,点A为马赫波初始线的起始点,同时也是无激波压力最速上升流场壁面的起始壁面点,为给定值;点FP为马赫波初始线的末端点,为给定值;
对线A-FP进行均匀离散得到一系列的离散点,得到的离散点为A、点A1、点A2……点FP;离散得到的线A-FP上的各离散点的位置坐标和流动参数均为已知条件,来流条件为已知条件,其中,离散点的坐标(x,y),流动参数包括离散点的静压p、速度v、密度ρ、马赫数Ma、静温T、流动方向角θ;来流条件包括静压P,密度ρ,静温T以及马赫数Ma;
S2.基于二分法初次确定第一个待求解的壁面点B0的压力值,其中:待求解的壁面点B0为起始壁面点A的下游壁面点;
S3.根据特征线法中基于压力的特征线壁面点的预估-校正方法,利用起始壁面点A和与起始壁面点A相邻的内部点A1求解壁面点B0的位置和流动参数;
S4.基于有旋特征线的内部点求解方法,利用壁面点B0以及点A2作为上游相邻特征点,求解由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上的点B1的位置坐标以及流动参数;接着利用点B1以及点A3作为上游相邻特征点,求解由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上的点B2的位置坐标以及流动参数,利用点B2以及点A4作为上游相邻特征点,求解由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上的点B3的位置坐标以及流动参数,依次类推,直至求得以点FP为上游点求解得到由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上的最后一个内部点Bn的位置坐标以及流动参数,至此得到从壁面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上点B1、点B2、点B3……点Bn的位置坐标和流动参数,依次光滑连接壁面点B0、点B1、点B2、点B3……点Bn所得到的线即是从壁面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
S5.通过S4中得到的由壁面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与马赫波初始线末端点FP的位置关系,判断S2中初次确定的壁面点B0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返回S2,基于二分法重新给定壁面点B0压力值,并按照S3、S4中的方法重新计算由壁面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上的点,直至给定的壁面点B0的压力值满足要求为止,输出最终满足要求的壁面点B0的位置坐标和流动参数,以及由壁面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上所有点的位置坐标和流动参数;
S6.采用S2至S5中相同的方法求解下一个待求解的壁面点的位置坐标和流动参数,以及由该壁面点发出的马赫波线上所有点的位置坐标和流动参数;依次类推,直至求解出流场内的所有点,该流场即为无激波压力最速上升流场,对应的流场壁面的压力曲线为无激波压力最速上升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力的特征线法中无激波压力最速上升曲线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首先给定待求解的壁面点B0其壁面点压力值的初始取值区间其中为壁面点B0压力取值的下界,为壁面点B0的压力取值的上界,中的右上角标“0”代表初始条件中二分法的迭代次数为0;
通过式(2)初次确定待求解的壁面点B0的压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压力的特征线法中无激波压力最速上升曲线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取值为与壁面点B0的上游壁面点即起始壁面点A的压力值,的取值由下式(1)确定:
Pa为给定值,取值范围在1×10~1×102量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力的特征线法中无激波压力最速上升曲线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判断S2中初次确定的壁面点B0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的方法是:
通过式(19)、(20)求壁面点B0和马赫波初始线末端点FP的连线的斜率以及壁面点B0发出马赫波的起始点B0和终止点Bn之间连线的斜率,其中壁面点B0的位置坐标(xB0,yB0),终止点Bn的位置坐标(xBn,yBn),马赫波初始线末端点FP的位置坐标(xFP,yFP);
kM=(yFP-yB0)/(xFP-xB0) (19)
kT=(yBn-yB0)/(xBn-xB0) (20)
Δ=kM-kT (21)
并通过式(21)对压力值是否合适进行判断,其中ε为给定值,取值范围设置为10-4~10-3;
若Δ>ε,则说明壁面点B0处的压力值太小,通过式(22)对壁面点B0的压力值进行调整,其中式中参数右上角标代表迭代次数,即将第k次迭代的值按照下述规则赋给第k+1次迭代作为迭代初值;
其中即为第k+1次迭代重新给定的壁面点B0压力值,将重新代入到S3中实现壁面点B0的位置和流动参数的求解,并采用S4中的方法重新求解由壁面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上的点,直至给定的壁面点B0的压力值满足要求为止即满足|Δ|≤ε,则认为给定的壁面点B0的压力值满足要求;
若Δ<ε,则说明壁面点B0处的压力值太大,通过式(23)对壁面点B0的压力值进行调整,其中式中参数右上角标代表迭代次数,即将第k次迭代的值按照下述规则赋给第k+1次迭代作为迭代初值;
其中即为第k+1次迭代重新给定的壁面点B0压力值,将重新代入到S3中实现壁面点B0的位置和流动参数的求解,并采用S4中的方法重新求解由壁面点B0发出的马赫波线上的点,直至给定的壁面点B0的压力值满足要求为止即满足|Δ|≤ε,则认为给定的壁面点B0的压力值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7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