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6311.9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大德;徐良;高荣龙;舒林;黄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玛斯特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0 | 分类号: | C23G3/00;C23G1/36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洗槽 除油 油刮 再利用系统 电镀 浓酸 酸剂 酸洗 转盘 过滤 转轴带动转盘 酸根阴离子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酸根离子 酸洗溶液 酸洗效果 除油槽 过滤机 排油管 油吸附 再利用 油污 减排 排出 油槽 油道 去除 转动 更新 | ||
1.一种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洗槽,所述酸洗槽的一侧设有除油槽,所述酸洗槽的一端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从上方通入所述除油槽,所述酸洗槽内的溶液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流入所述除油槽中,所述除油槽上架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侧面设有倾斜放置的油刮,所述油刮的顶部与所述转盘的侧面相接触,以将所述转盘上的油刮下,所述油刮底部设有油道,所述油刮较低的一端搭在所述除油槽旁侧的油槽上,以供油由所述油道流入所述油槽,所述油槽的端部连接有排油管,油从所述排油管流出,所述除油槽的一端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于过滤机的进口,所述除油槽内除油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二管道进入所述过滤机,所述过滤机的出口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末端从上方通入所述酸洗槽,经过过滤的溶液由所述第三管道流入所述酸洗槽,所述酸洗槽内添加有保酸剂,所述酸洗槽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酸洗槽分为第一主槽和第一边槽,所述第一主槽内的溶液由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流入所述第一边槽内,所述除油槽内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除油槽分为第二主槽和第二边槽,所述第二边槽内的溶液由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流入所述第二主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槽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除油槽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边槽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轴及所述转盘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刮表面设有自顶部向底部延伸的斜槽,油被所述油刮刮下后由所述斜槽流入所述油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多个所述转盘,每个所述转盘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油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管的底部设有接油桶。
8.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洗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一管道进入所述除油槽中,所述转轴带动所述转盘转动,将溶液中的油吸附到转盘上,通过油刮将油刮下进入油道内,并流入所述油槽中由排油管排出,除油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二管道通入所述过滤机内过滤,过滤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三管道通入所述酸洗槽中,然后向所述酸洗槽内的溶液中添加保酸剂和浓酸,以增加溶液的酸性及酸根离子活性,然后再利用该溶液进行酸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酸剂是经高新技术合成的纳米金属离子絮凝剂,所述保酸剂在所述酸洗槽内将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正电荷去掉,同时释放用于酸洗的酸根阴离子,失去电荷的金属离子絮凝成团,再次经过所述过滤机时过滤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玛斯特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玛斯特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63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锈蚀钢铁冲洗除锈设备
- 下一篇:节能环保酸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