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预制空心板铰缝钢筋调直装置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9692.6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5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勋;石敏;陈建伟;项芳芳;屠贤斌;曹超云;余挺勇;赵琪;朱淼;周一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315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板 铰缝 桥梁预制 钢筋 加力 钢管 钢筋调直 可卸式 端钩 工程质量和安全 调直装置 钢筋顶端 施工领域 压杆底端 压杆顶端 整体桥面 横断面 地连接 铰接点 外边缘 调直 钩连 平置 省力 弯转 压杆 节约 | ||
1.一种桥梁预制空心板铰缝钢筋调直装置,包括呈T字型设置的钢管(51)和压杆(5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52)顶端与钢管(51)中部之间设有相互转动的铰接点(53),钢管(51)一端设有端钩(55),该端钩与空心板(1)的上铰缝钢筋(3)作可卸式钩连,钢管(51)另一端设为悬空的人工加力端;所述的压杆(52)底端设有端叉(54),该端叉可卸式抵在空心板(1)的下铰缝钢筋(3)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制空心板铰缝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铰缝钢筋(3)直径为,压杆(52)直径为,下铰缝钢筋(3)与空心板(1)企口的混凝土粘结处设为E;所述的人工加力端受到人工加力时,该下铰缝钢筋(3)在E处受弯产生塑性变形,其受弯极限塑性弯矩;压杆(52)的两端形成铰接,该压杆(52)稳定极限压力为;人工加力端的人工加力和压杆(52)直径由如下公式计算:
公式一、
公式二、
在公式一、公式二中
——钢管(51)中部铰接点(53)至安装端钩(55)的钢管(51)端部之间的长度,;
——钢管(51)中部铰接点(53)至人工加力端的端部之间的长度,;
——压杆(52)长度,;
——下铰缝钢筋(3)绕E处向外倾斜而与垂直面之间的倾角,;
——钢管(51)与水平线之间的倾角,;
——下铰缝钢筋(3)绕E处向外倾斜而与垂直面之间形成夹角后,该E处与压杆(52)所受的压力之间的水平距离,;
——下铰缝钢筋(3)绕E处向外倾斜而与垂直面之间形成夹角后,下铰缝钢筋(3)的垂直长度,;
——压杆(52)直径,;
——下铰缝钢筋(3)直径,;
——压杆(52)的弹性模量,;
——压杆(52)的惯性矩,;
——下铰缝钢筋(3)的屈服强度,;
——钢管(51)的人工加力端的人工加力,下铰缝钢筋(3)在初始位置即与垂直面之间形成夹角时为最大,下铰缝钢筋(3)弯转平置时为最小,;
——压杆(52)所受的压力,;
——压杆(52)的稳定极限压力,;
——压杆(52)对下铰缝钢筋(3)在E处的力矩,;
——下铰缝钢筋(3)在E处产生塑性变形的极限塑性弯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制空心板铰缝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铰缝钢筋(2)沿空心板(1)纵向设有多个,该多个上铰缝钢筋(2)间距设置在空心板(1)的顶面两侧,每个上铰缝钢筋(2)均呈倒U型;所述的上铰缝钢筋(2)在预制空心板(1)时,朝空心板的横断面中心方向平放;调直下铰缝钢筋(3)期间暂转弯90°向上呈竖直状,并供所述钢管(51)一端的端钩(55)作可卸式钩连;相邻空心板(1)连成整体时,上铰缝钢筋(2)再朝相邻空心板90°翻转平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制空心板铰缝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铰缝钢筋(3)沿空心板(1)纵向设有多个,该多个下铰缝钢筋(3)间距设置在空心板(1)的两侧企口处,每个下铰缝钢筋(3)均呈倒U型;所述的下铰缝钢筋(3)在预制空心板(1)时,朝空心板企口向上紧贴与空心板混凝土浇筑一体;调直下铰缝钢筋时,下铰缝钢筋(3)向外倾斜与垂直面呈角,该下铰缝钢筋(3)的顶端供所述端叉(54)作可卸式抵住;相邻空心板(1)连成整体时,该下铰缝钢筋(3)顶端受端叉(54)的向下压力而朝相邻空心板(1)的横断面外边缘弯转平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制空心板铰缝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51)中部铰接点(53)至安装端钩(55)的钢管(51)端部之间设为长度,该长度比空心板(1)的宽度长10cm~20cm;所述的钢管(51)中部铰接点(53)至人工加力端的端部之间设为长度,该长度比空心板的宽度长20cm~30cm;所述的钢管(51)中部铰接点(53)至抵住端叉(54)的下铰缝钢筋(3)顶端之间为压杆(52)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96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拉型钢盘圆料矫直剪切装置
- 下一篇:数控板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