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1277.4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贺运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运香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陈业胜;杜锴健 |
地址: | 5283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出部 内锅 传热盘 发热管 隔热盘 烹调锅 底座 加热 加热结构 放置腔 加热腔 向上开口 内锅架 下底面 锅体 贴触 包容 隔离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包括内锅、底座和隔热盘,所述底座呈向上开口,其内设有内锅的放置腔;所述隔热盘设置于放置腔内,将内锅架置其上,使得内锅与底座底部隔离;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发热管与传热盘,所述传热盘贴触于所述内锅下底面,所述发热管设于所述传热盘下方;所述内锅底部还设有环形的下伸出部,所述传热盘套设于所述下伸出部内;所述隔热盘上配合所述下伸出部还设有环形的上伸出部,所述上伸出部与下伸出部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将所述发热管包容在内;此烹调锅可以均匀对锅体进行加热,同时减少热量的散失,提升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烹调设备的快速发展,用于烹调食物的设备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除了 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作为加热源来加热食物以外,使用电加热的方式来烹饪食物由于使 用场景方便,没有供燃气的厨房,只需要有接入电源插座即可方便的使用电加热类型的烹 调锅,电加热的烹调锅也走入千家万户。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电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传导至内锅的加热结构,主要有两种, 一种采用发热管与锅底直接接触加热,另一种采用传热盘与锅底直接接触加热。
第一种加热结构虽然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加热管铺设的长度有限,无法完全覆盖整个 锅底,会造成加热不均匀——与发热管直接接触的锅底部分温度较别处温度高,这些高温 区域往往容易造成食物焦糊。
第二种加热结构在第一种加热结构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进,使得锅底接收到的热量 分布较为均匀,但是由于热量在经传热盘传输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造成浪费且 易造成安装传热盘的底座外壳的温度升高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耐热性较高的材料来制作 外壳,增加了外壳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现有使用发热管加热的传热盘结构存在过于简 单或复杂的问题,具体为:过于简单的传热盘在受到发热管高温加热之后,由于长期受热 不均匀易产生变形,平坦的锅底摆放在变形后的传热盘,会发生晃动,还会出现与传热盘 的加热面接触不充分的情况;过于复杂的传热盘造价高,安装复杂,完全被加热的耗时长, 耗费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均匀 加热,且热量利用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包括内锅、底座和隔热盘,所述底座呈向上开口,其内设有 内锅的放置腔;所述隔热盘设置于放置腔内,所述内锅架置于隔热盘上;
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发热管与传热盘,所述传热盘贴触于所述内锅外 底面,所述发热管设于所述传热盘下方;
所述内锅底部还包括凸出设置的环形下伸出部,所述传热盘套设于所述下伸出部内;
所述隔热盘上还设有与所述下伸出部配合的环形上伸出部,所述上伸出部与下伸出部 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将所述发热管包容在内。
本方案中的烹调锅的外壳将内锅包裹在内,加热结构在内锅底部提供热量。在加热结 构上采用了传热盘与发热管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均匀加热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类似结 构的热量经由传热盘传导易造成热量损失的问题。
发明人在观察和研究此类结构后发现散失的热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热盘侧 面向四周通过热辐射散发出的热量,另一部分为由于传热盘底面空隙较大,空气流动性较 强,通过对流传热带走的热量。为了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减少上 述的两部分热量损失,即减少传热盘侧面向四周的热辐射以及底面的对流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运香,未经贺运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2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