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5957.3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0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臣;王琳琳;田怀香;于海燕;卢艳青;俞本杰;刘晗;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C9/12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 酸奶 专用 稳定剂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在制备长保质期的低粘度、常温储存的饮用型酸奶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乳、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和甜味剂和纯净水进行混合、均质、巴氏杀菌,然后再冷却至温度为37~45℃,得混合料液;
所述的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琼脂 0.12~0.15份
高酯果胶 0.48~0.54份
淀粉或变性淀粉 1.00~1.20份;
所述的变性淀粉为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并且,其中所述的琼脂与高酯果胶的用量,按琼脂:高酯果胶的重量比为1:3~4的比例;
所述的高酯果胶,其中的甲氧基含量7.0-16.3%;
所述的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的用量,按质量百分比计算,为上述混合料液总量的1.40-1.82%;
所述的原料乳为新鲜乳、处理乳或由新鲜乳和处理乳组成的混合原料乳;
其中所述的新鲜乳为全脂乳;所述的处理乳为脱脂乳、复原乳或由脱脂乳和复原乳组成的混合处理乳;所述的脱脂乳为脂肪含量低于0.5%的牛乳;所述的复原乳由全脂乳粉和水,按质量比计算,全脂乳粉:水为12:88的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后得到的混合物;
所述的甜味剂为白砂糖、木糖醇、果糖、果葡糖浆、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的甜味剂的添加量符合国标GB-2760-2011中的规定;
(2)、按每100千克混合料液添加20-30U发酵剂的量,将发酵剂添加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料液中,然后依次进行发酵、破乳、冷却,得发酵乳;
所述的发酵剂为常规使用的酸奶发酵剂;
(3)、将步骤(2)所得发酵乳依次均质、巴氏杀菌、冷却至温度为15~30℃进行罐装,即得长保质期的低粘度、常温储存酸奶;
或直接将步骤(2)所得发酵乳不经过均质,直接进行巴氏杀菌后冷却至温度为15~30℃进行罐装,即得长保质期的低粘度、常温储存酸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在制备长保质期的低粘度、常温储存的饮用型酸奶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混合过程,控制温度为50-66℃进行混合15~30min,均质过程控制温度58~65℃进行二级均质,其中,一级均质的压力为15~19MPa,二级均质的压力为2~5MPa;巴氏杀菌过程控制温度为90~95℃进行5~10 min,然后冷却至40~44℃;
步骤(1)中的混合料液中原料乳、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和甜味剂和纯净水用量,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如下:
原料乳 83-90%
甜味剂 4.5-7.0%
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 1.40-1.82%
余量为纯净水;
步骤(2)中:控制温度为40~44℃进行发酵至酸度70~80°T 后终止发酵,然后将所得的发酵液控制转速为50-150r/min进行破乳5min,然后再冷却至温度为18~30℃;
所述的常规酸奶发酵剂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与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组合而成的混合发酵菌种;
步骤(3)中:均质过程控制温度为18~30℃、压力为1~5Mpa;巴氏杀菌过程:控制温度为70~85℃、时间为15~30s,然后冷却至温度为20~25℃进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在制备长保质期的低粘度、常温储存的饮用型酸奶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混合过程,控制温度为50-55℃;
步骤(2)中:控制温度为41~43℃进行发酵至酸度73~78°T 后终止发酵,破乳后再冷却至温度为20~25℃,
步骤(3)中:均质过程控制温度为20~25℃、压力为2~3Mpa;巴氏杀菌过程控制温度为73~75℃、时间为15~30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在制备长保质期的低粘度、常温储存的饮用型酸奶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饮用型酸奶专用稳定剂,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琼脂 0.15份
高酯果胶 0.54份
变性淀粉 1.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59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