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缓冲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8396.2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肖月欣;欧阳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茜茜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陶荣州 |
地址: | 318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电池 新能源汽车 缓冲支架 支撑板 连接杆 下表面 滑杆 滑套 套接 支撑板上表面 汽车行驶 使用寿命 承载板 夹持板 螺纹筒 螺纹柱 缓冲 卡接 晃动 路况 震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缓冲支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均卡接有第一滑套,且四个第一滑套内均套接有第一滑杆,且四个第一滑杆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一弹簧的表面均套接有第一弹簧,且四个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缓冲支架,通过设置支撑板、第一弹簧、螺纹筒、螺纹柱、夹持板、承载板、第二弹簧、连接块和第三弹簧,利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可以对电池晃动产生的力进行缓冲,可以有效的避免汽车行驶在路况不好的道路上时电池产生震动,从而可以避免造成损坏,从而保障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缓冲支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及新结构的汽车。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多是完全使用电力进行行驶,而现有的电池安装装置多没有缓冲装置,在汽车行驶在路况不好的道路上时会使电池产生震动,从而会造成电池发生损坏,从而会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缓冲支架,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安装装置多没有缓冲装置,在汽车行驶在路况不好的道路上时会使电池产生震动,从而会造成电池发生损坏,从而会导致电池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缓冲支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均卡接有第一滑套,且四个第一滑套内均套接有第一滑杆,且四个第一滑杆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一弹簧的表面均套接有第一弹簧,且四个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卡接有螺纹筒,且两个螺纹筒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且两个螺纹柱相对的一端与两个第一转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转轴的表面均套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夹持板相互远离的一面,且两个夹持板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通过四个第一伸缩杆与两个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一伸缩杆对称设置在两个螺纹柱的上下两侧。
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位于四个第一滑套内侧的位置卡接有四个第二滑套,且四个第二滑套内均套接有第二滑杆,且四个第二滑杆的顶端均与承载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二滑杆分别位于承载板下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且四个第二滑杆的表面均套接有第二弹簧,且四个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承载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二滑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转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两个第一转动装置的下表面通过两个支撑杆与两个第二转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转动装置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块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三滑套,且两个第三滑套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杆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三弹簧,且两个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块相互远离的一面和两个固定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块的上表面分别通过四个第二伸缩杆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二伸缩杆分别位于支撑板下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且四个第二伸缩杆均位于四个第一滑套的外侧,且两个固定块的下表面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的底端与挡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直径大于第一滑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圆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茜茜,未经蔡茜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83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