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学习定位送餐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8931.4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珠;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六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餐 原点位置信号 控制模块 输入信号接收 置信 存储模块 驱动装置 车体 申请 小车 适用性和实用性 并用 学习 原点检测装置 编程技术 车体运动 调用模块 多次编程 接收存储 手动控制 信号发送 信号控制 原点位置 调用 省力 省时 驱动 输出 检测 | ||
本申请公开了学习定位送餐小车,包括车体、设于车体上的驱动装置、用以检测送餐原点位置并输出送餐原点位置信号的原点检测装置、用以接收送餐原点位置信号和手动控制的送餐位置信号的输入信号接收模块、与输入信号接收模块相连的控制模块、与输入信号接收模块相连并用以接收存储送餐原点位置信号和送餐位置信号且根据送餐原点位置信号和送餐位置信号生成自动送餐信号的学习存储模块、与学习存储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并用以调用自动送餐信号且将自动送餐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以使控制模块根据自动送餐信号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车体运动的调用模块。本申请无需编程技术人员多次编程新的定位送餐程序,不仅省时省力,且还能大大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送餐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学习定位送餐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及科技的日益发展,且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外出就餐,例如,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学业紧张的学生族等都倾向于外出解决饮食问题。而现有餐厅为了满足更多就餐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采用自动化送餐设备。
虽然现有自动化送餐设备大多采用地面行走的送餐小车或机器人来完成送餐工作,但是需要结合餐厅场地或送餐轨道来编程送餐小车或送餐机器人的定位送餐程序,继而导致现有送餐小车或送餐机器人每遇到新的餐厅场地或新的送餐轨道时,仍需编程技术人员对送餐小车或送餐机器人重新编程以满足新的定位送餐要求,在其过程中,不仅劳力费时,且还大大降低了现有送餐小车或送餐机器人的适用性,从而提高不了现有送餐小车或送餐机器人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学习定位送餐小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学习定位送餐小车,包括车体和设于所述车体上且用以驱动所述车体运动的驱动装置,且其还包括:
原点检测装置,其设于所述车体上且用以检测送餐原点位置并输出送餐原点位置信号;
输入信号接收模块,其接收所述送餐原点位置信号和手动控制的送餐位置信号;
控制模块,其与所述输入信号接收模块相连,且可根据所述送餐位置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车体运动;
学习存储模块,其与所述输入信号接收模块相连,用以接收存储所述送餐原点位置信号和所述送餐位置信号,且根据所述送餐原点位置信号和所述送餐位置信号生成自动送餐信号;
调用模块,其与所述学习存储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以调用由所述学习存储模块所形成的所述自动送餐信号,并将所述自动送餐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自动送餐信号并根据所述自动送餐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车体运动。
如上所述的学习定位送餐小车,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其设于所述车体内部一侧;
电机驱动器,其设于所述车体内部,位于所述驱动电机一侧,且用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或关停;
主动轮,其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相连,且伸出所述车体底部外侧;
从动轮,其设于设于所述车体内部另一侧,并伸出所述车体底部外侧,且从动于所述主动轮运动。
如上所述的学习定位送餐小车,所述学习定位送餐小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体外部一侧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键盘输入装置,当所述键盘输入装置输入重置密码时,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重置密码信号并根据所述重置密码信号清零所述学习存储模块已存储的所述自动送餐信号信号;当所述键盘输入装置输入所述送餐位置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送餐位置信号并根据所述送餐位置信号控制所述调用模块调用所述学习存储模块中与之相匹配的所述自动送餐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六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六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8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