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低毒毛薯淀粉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9655.3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9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张雅媛;游向荣;李明娟;周葵;卫萍;严华兵;谢向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B30/04 | 分类号: | C08B30/04;C08B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玲双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薯淀粉 酶解 放入 块茎 高效低毒 制备工艺 酶解液 制备 真空喷雾干燥 蛋白酶 混合气体 离心处理 取沉淀物 去离子水 速度搅拌 纤维素酶 总植物碱 离心机 细分散 毒素 切片 恒压 去除 去皮 制浆 洗涤 浸泡 取出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毒毛薯淀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浆:将毛薯块茎去皮后,切片,浸泡10h~12h,取出,放入超细分散机中,加入去离子水,以2000r/min~3000r/min的速度搅拌35min~45min,得到毛薯浆液;(2)酶解:将毛薯浆液和纤维素酶放入酶解罐中,通入混合气体,酶解1h,然后再加入蛋白酶,恒压酶解2h~3h,得到酶解液;(3)干燥:将酶解液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处理10min,取沉淀物洗涤干净后,放入真空喷雾干燥机中,得到毛薯淀粉。本发明制备的毛薯淀粉的工艺能够高效去除毛薯块茎中的总植物碱毒素,制备成高效、低毒的毛薯淀粉,为毛薯的工业化推广提供研究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淀粉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低毒毛薯淀粉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毛薯又名黎洞薯、甜薯、鸡窝薯等,是薯蓣属的一个种,其茎块颜色为白色,肉质细嫩,薯皮革质,肉质细软,糖分高,味甜可口,煮熟后易脱皮。熟吃毛薯能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自古以来,毛薯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毛薯的医用营养价值非常高,其块茎能促进溃疡的肉芽生长,并有收水生肌,使疮面结疤作用;研成粉末可治汤伤及面部烂疮;配猪腱肉服,可治眼珠突出症。
目前,国内外有关薯蓣属植物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大薯、山药这两个品种,对于毛薯的研究报道较少,且其主要集中在对毛薯高效栽培的研究、毛薯甲醇提取物如总酚的抗氧化性的研究、采用毛薯制备燃料酒精和毛薯对肌肉类固醇激素与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抗性的影响研究。毛薯块茎中含有少量的毒素,该毒素的主要成分为总植物碱,该毒素会导致人体中度,需对毛薯块茎进行煮熟处理后方可进行食用,而煮熟处理会对部分毛薯淀粉营养成分有所影响,因此毛薯淀粉中的毒素的存在对于毛薯淀粉的应用推广形成了阻碍。而目前对于毛薯块茎中总植物碱毒性的去除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一种能够高效去除毛薯块茎中的总植物碱毒素、提高毛薯淀粉提取率的高效低毒毛薯淀粉的制备工艺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毒毛薯淀粉的制备工艺,先用超细分散机制备毛薯浆液;然后对毛薯浆液进行纤维素和蛋白质的酶解,得到黏度较低的酶解液;最后将酶解液离心处理后,取沉淀物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毛薯淀粉。本发明制备毛薯淀粉的工艺能够高效去除毛薯块茎中的总植物碱毒素,制备成高效、低毒的毛薯淀粉,为毛薯的工业化推广提供研究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低毒毛薯淀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浆:将毛薯块茎去皮后,切片,放入活水中浸泡10h~12h,取出,放入超细分散机中,加入10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以2000r/min~3000r/min的速度搅拌35min~45min,形成粘度为800mPa·s的毛薯浆液;
(2)酶解:按重量份数计,将1000份毛薯浆液和3~5份纤维素酶放入酶解罐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气体,在压力为0.2MPa~0.3MPa、温度为55℃~70℃的条件下酶解1h,然后再加入1~3份蛋白酶,在40℃~55℃条件下恒压酶解2h~3h,使物料的黏度达150mPa·s,得到酶解液;
(3)干燥:将酶解液放入离心机中,以1000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10min,取沉淀物洗涤干净后,放入真空喷雾干燥机中,在真空度-0.06MPa、进风温度为85℃和进料速度为1m/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含水量为0.3%~0.8%的毛薯淀粉。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2)所述的酶解罐包括罐体、罐盖、加热层、二氧化碳进气管、氮气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罐盖盖设于所述的罐体的顶端,所述的加热层包覆所述的罐体的外表面,所述的二氧化碳进气管、所述的氮气进气管和所述的出气管均穿设所述的罐盖。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2)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所述的氮气气体的体积比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9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