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种殖香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4868.5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9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方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雪梅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50;A01G18/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菇 培养袋 无菌栽培 高温杀菌 无菌接种 无菌培养 无菌条件 香菇菌种 营养补充 栽培基质 菌丝 含水率 打孔 采收 出菇 刺孔 放入 菇蕾 基质 全袋 装袋 杀菌 接种 全程 农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种殖香菇的方法,首先将栽培基质装袋后进行高温杀菌得到无菌培养袋;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在杀菌后的培养袋上打孔,将香菇菌种放入孔内以进行无菌接种,接种后的培养袋置于无菌栽培室中进行种殖,当菌丝发满培养袋后进行全袋刺孔;出菇后菇蕾长大得到人工种殖香菇,即可进行采收,种殖期间控制无菌栽培基质的含水率即可,无需进行额外的营养补充,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种殖得到的香菇,其种殖全程无农药添加,种殖得到的香菇,其内厚、脆、滑,且营养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香菇种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种殖香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香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菌类食物,自古素有“山珍”之称,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防癌搞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通常采用段木纯菌丝接种栽培技术,种殖香菇的过程中需随时观察香菇的生长情况,同时补充营养元素与杀菌剂,因此,提供一种无需补充营养物质的人工种殖香菇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种殖香菇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种殖得到的香菇,其种殖全程无农药添加,种殖得到的香菇,其内厚、脆、滑,且营养价值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种殖香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无菌栽培基质:将栽培基质装袋后进行高温杀菌得到无菌培养袋;其中,所述栽培基质的原料包括70~75重量份的木屑、15~20重量份的粗纤维、8~12重量份的石膏、3~10重量份的糖料;
步骤2、无菌接种:无菌条件下,在杀菌后的培养袋上打孔,将香菇菌种放入孔内以进行无菌接种,接种后的培养袋置于无菌栽培室中进行种殖,调节无菌栽培室的条件为:温度为28℃以下、湿度为55~57%、含氧量为22~25%,每天通风4~8次,每次30~60分钟;控制培养袋中无菌栽培基质的含水率为58~62%;
步骤3、发菌管理:发菌后调节无菌栽培室的条件为:温度为22~28℃、湿度为60~62%、含氧量为24~26%、每日以23000~26000lex的强度进行光照8~10h,每日通风12~16次,每次30~60分钟;控制培养袋中无菌栽培基质的含水率为65~70%;当菌丝发满培养袋后进行全袋刺孔;
步骤4、出菇管理:出菇后调节无菌栽培室的条件为:温度为8~20℃、湿度为85%以上、含氧量为24~26%,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60分钟;控制培养袋中无菌栽培基质的含水率为65~70%;
步骤5、采收:出菇后菇蕾长大得到人工种殖香菇,即可进行采收。
作为优化,所述栽培基质的原料包括72重量份的木屑、17重量份的粗纤维、10重量份的石膏、6重量份的糖料。
作为优化,所述木屑为杂木屑、红木屑、青冈木屑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化,所述粗纤维为麸皮、米糠、豆腐渣中的至少一种,粗纤维体积大、重量轻,可使栽培基质内部形成孔隙通透的膨松环境,从而使栽培基质中的氧气充足,优选新鲜的麸皮、米糠、豆腐渣,其中含有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等氮元素,有利于香菇生长。
作为优化,所述糖料为重量比为1~8:1~5的白糖与红糖。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1中栽培基质的原料还包括10~15重量份的玉米芯和/或10~12重量份的腐叶土,制备栽培基质时,所述玉米芯和/或腐叶土随木屑、粗纤维、石膏一起加入。
作为优化,所述栽培基质的制备工艺为: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将糖料溶于无菌水得到糖水,然后将其余原料混合后以120~150r/min的速率搅拌10分钟以上,搅拌过程中加入糖水,搅拌后调节其含水量为58~60%即得到栽培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雪梅,未经方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4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硒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