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鸭传染性浆膜炎微囊化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24884.4 申请日: 2018-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8210919A 公开(公告)日: 2018-06-29
发明(设计)人: 李守军;丁旭娜;王秋东;陈冰;郁宏伟;张立霞;李亚杰;刘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瑞普生物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39/02 分类号: A61K39/02;A61K9/50;A61K47/38;A61K47/36;A61K47/02;A61P31/04
代理公司: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代理人: 陈松
地址: 300308 天津市滨海***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制备 口服疫苗 微囊化 兽用生物制品 微胶囊疫苗 预防接种 注射部位 注射免疫 传统的 副反应 规模化 微囊包 采食 菌液 灭活 肉品 省力 省时 浓缩 饮水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鸭传染性浆膜炎微胶囊疫苗的制备方法,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制苗用菌液的制备、浓缩纯化,灭活、微囊包被等多个步骤。采用本发明研制的鸭传染性浆膜炎微囊化口服疫苗可通过饮水或采食对鸭进行预防接种,与传统的注射免疫途经相比更加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并且可有效避免注射部位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改善肉品的品质,具有良好的规模化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鸭传染性浆膜炎微囊化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是家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败血症和传染性浆膜炎。鹅的鸭疫里默氏菌感染曾被称为鹅流感或鹅渗出性败血症。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形式,其特征是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该病是危害全世界养鸭业的一种主要疾病。该病以病鸭死亡率高、消瘦、胴体淘汰、品质下降、疾病治疗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研究表明,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和降低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死亡率。目前市场上应用灭活疫苗大多为油佐剂疫苗,油佐剂苗接种一次可产生较好和较长时间的保护作用,但在接种部位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而目前本疫苗在肉鸭上应用广泛,注射部位吸收不好,给肉鸭的品质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常规的油佐剂疫苗需要逐只进行免疫,费事费力,容易出现漏免的情况,而且不同的疫苗至少需要间隔5~7日进行免疫以免造成较大的副反应,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易于免疫,肉品中无残留的新型的疫苗。

微囊化技术是指将某一目的物(芯或内相)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壁或外相)完全包覆起来,而对目的物的原有化学性质丝毫无损,然后逐渐地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或者依靠囊壁的屏蔽作用起到保护芯材的作用的包装技术。微囊化技术应用广泛,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物和疫苗等多个领域。微囊化技术因其可提高有效提高疫苗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并可赋予疫苗靶向性、良好的缓释性能等现已在兽用疫苗领域得到应用,并与口服免疫接种途径相结合,避免疫苗在消化道内的酸碱环境变化和各种酶的作用下丧失活性。目前未见有关于鸭传染性浆膜炎微胶囊口服疫苗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鸭传染性浆膜炎微胶囊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相关方法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方法所制备的疫苗在接种部位易发生副反应。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鸭传染性浆膜炎微囊化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鸭传染性浆膜炎菌液的制备;

2)取步骤1)所述菌液制备免疫用灭活抗原;

3)取步骤2)所述的灭活抗原按照比例加入保护剂制成芯材;

4)包材的制备;

5)取步骤3)所得产物,采用步骤4)所述的包材进行微囊化包被并分散到冻干保护剂中冷冻干燥制成疫苗。

作为优选,步骤2)免疫用灭活抗原是以步骤1)所述的鸭传染性浆膜炎菌液为抗原制备的。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冻干菌种用LB肉汤复溶后,挑取菌液在含2%-5%新生牛血清TSA平板上进行划线复苏,在37℃5%CO2条件下或是在厌氧罐中培养20-24小时,挑取单菌落接种于TS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16-20小时制备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接种添加2%~5%新生牛血清的LB液体培养中振荡培养10-14小时制备二级种子,并将二级种子按照2%-5%的接种比例接种添加1%~3%新生牛血清的LB液体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培养10-16小时收获菌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瑞普生物研究院,未经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瑞普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4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