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化率可控的环氧化SBS、过氧化磷钨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7078.2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6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年福伟;廖兵;庞浩;黄健恒;赵树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18 | 分类号: | B01J31/18;C08F8/08;C08F27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4007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钨杂多酸 转移催化剂 环氧化SBS 过氧化 环氧化 可控的 制备 双氧水 过滤 无水硫酸镁干燥 无水硫酸钠干燥 催化氧化反应 二氯乙烷 混合溶剂 减压蒸馏 静置分层 乙酸乙酯 环己烷 正己烷 甲苯 磷酸 滴加 甲醇 钨酸 氧源 催化剂 下层 加热 洗涤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氧化磷钨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双氧水、钨酸在加热下反应,加入磷酸,过滤,向滤液中滴加CnH2n+4NCl溶液,搅拌,静置分层取下层溶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减压蒸馏后得到催化剂,所述CnH2n+4NCl中38≥n≥16。本发明公开一种过氧化磷钨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另外,一种环氧化率可控的环氧化SBS(eSBS)的制备方法,以二氯乙烷、甲苯、环己烷、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以双氧水为氧源,用过氧化磷钨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用正己烷和甲醇交替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后,真空干燥,得到环氧化SBS(eSBS)。本发明公开一种环氧化率可控的环氧化SBS(eSBS)。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环氧化率可控的环氧化SBS、过氧化磷钨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BS在粘合剂、密封胶、涂料、鞋、沥青改性和聚合物改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具有热塑性塑料和硫化橡胶的双重特性,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热塑性弹性体。但SBS的聚丁二烯(PB)段上存在大量双键官能团,耐老化性能差,耐油性和力学强度不足,影响了SBS在各方面的应用。近年来,环氧化SBS是主要的化学改性方法,即通过从氧源向聚丁二烯(PB)段上的双键引入氧原子来降低双键含量,不仅提高了极性和耐老化性,又提高了SBS的力学性能。有研究人员采用脂肪酸有机溶剂以双氧水为氧源环氧化SBS,该方法存在副反应,不利于环氧化程度的控制。中国专利CN102675569A采用甲酸/环己烷/相转移试剂体系以双氧水为氧源,对SBS进行了环氧化改性,可制得环氧值为1-10%的环氧化SBS(ESBS),提高了各方面的性能,该方法是否存在着副反应未见详细讨论。中国专利CN 105949353A采用甲酸/溴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胺/有机溶剂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源,制备了环氧值在0.14-0.22mol/100g的环氧化SBS,但尚未提到不同环氧值SBS的溶解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SBS环氧化率可控且符合绿色化学的有效改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环氧化率可控的环氧化SBS及其制备方法,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氧化磷钨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氧化磷钨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双氧水、钨酸在加热下反应,过滤,加入磷酸,搅拌,向滤液中滴加CnH2n+4NCl 溶液,搅拌,静置分层取下层溶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减压蒸馏后得到催化剂,所述CnH2n+4NCl中38≥n≥16。
优选的,所述双氧水的浓度是20wt%~50wt%;所述反应的温度是40℃~80℃;所述反应的时间是3小时~12小时;所述磷酸的浓度是30w/v%~85w/v%。
优选的,所述反应的温度是50℃~70℃;所述反应的时间是4 小时~10小时;所述磷酸的浓度是30w/v%~60w/v%。
优选的,所述CnH2n+4NCl溶液以氯代烃为溶剂,所述氯代烃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CnH2n+4NCl 溶液是季铵盐溶液,所述季铵盐溶液是四丁基氯化铵、甲基三辛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过氧化磷钨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由上述步骤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7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