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NVH检测装置、方法及汽车剩余使用寿命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7201.0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2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汪林;熊发兴;宋建兵;何刚毅;曹军;张晓圣;汪学友;汪科宇;刘京;张建国;秦长禄;李千成;罗进;郭家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林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H17/00;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剩余使用寿命 检测装置 噪声数据 振动数据 微控制器单元 噪声检测单元 振动检测单元 检测 燃油经济性 报警信号 数据支持 行驶状态 动力性 环保性 舒适性 评估 测算 量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NVH检测装置、方法及汽车剩余使用寿命评估方法,该检测装置包括微控制器单元、噪声检测单元和/或振动检测单元,所述噪声检测单元用于在被测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下,检测被测汽车的噪声数据,所述振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被测汽车的振动数据;所述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在噪声数据和/或振动数据超出阈值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方法根据检测到的噪声数据和振动数据,将汽车舒适性量化,结合动力性、环保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可以测算出汽车的剩余使用寿命,为购买者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NVH检测装置、方法及汽车剩余使用寿命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的,汽车性能主要包括安全性(制动性能)、动力性、环保性、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汽车性能是评价汽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汽车NVH检测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二手车的NVH检测,因为性能决定了价格。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汽车的舒适性,因此汽车的舒适性对买方购买欲望和售卖价格都有重大影响。舒适性是一个生理概念,是人体对噪声、振动力度、声振粗糙度的主观感觉,不能用客观方法直接测量,但是,噪声、振动力度、声振粗糙度是物理概念,可以用客观方法直接测量,因此可以通过NVH(NVH是指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声音粗糙度-Harshness)检测实现对舒适性的检测。然而目前NVH检测都是在室内进行模拟测试,且仅是对生产的新车进行测试,而对于二手车则仅是通过观察外观、试驾过程中的主观感受来实现,室内模拟或主观感受的方式的准确性都很差,不能对汽车进行真实有效的舒适性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二手汽车NVH检测无检测指标的技术空白及剩余使用寿命评估的空白,提供一种可提高汽车NVH检测的准确度的汽车NVH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汽车剩余使用寿命评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NVH检测装置,包括微控制器单元,还包括噪声检测单元和/或振动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噪声检测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器单元连接,用于在被测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下,检测被测汽车的噪声数据,并将检测到的噪声数据传输给微控制器单元;
所述振动检测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器单元连接,用于在被测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下,检测被测汽车的振动数据,并将检测到的振动数据传输给微控制器单元;
所述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噪声数据和/或振动数据分别与预设置的相应阈值范围做比较,在噪声数据和/或振动数据超出阈值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噪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被测汽车在行驶状态下产生的内噪声数据;所述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噪声数据超出内噪声阈值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和/或,
所述噪声检测单元包括第二噪声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被测汽车在行驶状态下产生的外噪声数据;所述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在所述外噪声数据超出外噪声阈值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振动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振动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被测汽车内部在行驶状态下的内振动数据;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当所述内振动数据超出内振动阈值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和/或,
所述振动检测单元包括第二振动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被测汽车在行驶状态下产生的外振动数据;所述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在所述外振动数据超出外振动阈值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汽车NVH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被测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下,采集被测汽车的噪声数据和/或振动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林,未经汪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7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