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钣金件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7778.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6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赖旭亮;纪涂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昌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45/04;B21D37/0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钣金件 加工 工艺 及其 装置 | ||
1.一种钣金件加工工艺,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A.装料:把薄板胚料(3)通过定位柱(2-9)放置在支块(2-2)的顶面上;
B.压形:利用压力机压动上模板(1-1)从而带动压形模(1-3)与凹模孔(2-2a)配合一起,对位于支块(2-2)上的薄板胚料(3)进行压形处理;
C.冲侧孔:气缸二(1-16b)的活塞杆复位,利用压缩弹簧六(1-16a)的复位力带动横向插杆(1-15)脱离横向通孔(1-4a)并解除对顶杆(1-4)的纵向限位,紧接着,启动气缸一(1-11),从而带动方形压杆(1-12)下移并压动拉绳(1-14),拉绳(1-14)带动压杆一(1-6)上移,从而各顶动杆一(1-7)朝压杆一(1-6)方向移动,并使横向插接孔(1-3d)留出冲裁空间,随后,利用压力机继续压动上模板(1-1),从而带动压杆二(1-17a)下移,通过压杆二(1-17a)带动横向杆一(2-3)与横向插接孔(1-3d)配合,进而对压形后薄板(3-1)的侧面进行冲侧孔处理;
D.裁切轮廓边:启动驱动件二(1-17f)上的伺服电机(1f-17f)转动,然后伺服电机(1f-17f)带动丝杠(1c-17f)旋转并上移,从而带动方形杆(1-17e)上移并解除对各横向插接杆(1-17c)的压动,然后带动压板(1k-17f)上移并一同带动压杆二(1-17a)上移,解除对横向杆二(2-5)的压动并使横向杆一(2-3)复位,紧接着,利用压力机继续向下压动上模板(1-1),从而对压形冲侧孔后的薄板的边缘进行校正冲切;
E.上模复位:压力机复位,上模(1)通过复位弹簧(5)向上带动复位;
F.冲切废料出料:启动气缸三(2-7)带动推板(2-8),从而把位于落料孔(2-2f)处的冲切废料(3-5)从落料孔(2-2f)处推出;
G.成型钣金工件出料:启动气缸四(1-19d),气缸四(1-19d)带动压动杆(1-19c)下移并压动顶动杆二(1-19a),并对卡在横向插接孔(1-3d)处的成型钣金工件(3-4)进行推出并一同去除毛刺(3-3);
H.冲裁废料出来:气缸一(1-11)复位并带动方形压杆(1-12)复位,从而解除对拉绳(1-14)的压动,进而压杆一(1-6)通过压缩弹簧三(1-9)的复位作用,压动各顶动杆一(1-7)复位并把位于横向插接孔(1-3d)处的冲裁废料(3-2)从横向插接孔(1-3d)处顶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昌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昌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77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板冲压塑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支撑板切断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