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SCRT-III核心亚基Snf7类双链RNA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2093.6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庆;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10;A01N57/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婉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scrt iii 核心 snf7 类双链 rna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SCRT‑III核心亚基Snf7类双链RNA,其转录模板的正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运必需体分选复合物III核心亚基Snf7类的双链RNA(dsRNA),以及该dsRNA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ESCRT-Ⅲ,称为转运必需体分选复合物Ⅲ(the 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esrequired for transport-III)主要由Vps20、Snf7/Vps32、Vps24和Vps2四个“核心”亚基组成,是真核细胞中完成内体膜内陷以形成多囊泡体(MVB)的关键组分。ESCRT-Ⅲ的主要功能是募集去泛素化(de-ubiquitin)的酶,促进被泛素(ubiquitin)标记的膜蛋白的降解。除了参与MVB的形成外,ESCRT-III还与细胞跨膜蛋白的内化、转运、分选、细胞自噬和细胞分裂等细胞生命活动有关,而这些生命过程又与MVB形成过程密切相关(Babst等,2002;Res等,2007;Capalbo等,2012;Tang等,2015)。因此,ESCRT-III对于所有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均有重要的作用。
Snf7属于进化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在酵母中是由240个氨基酸组成,在果蝇中的同系物为Shrb(Shrub),在人类的同系物为CHMP4,其存在于除古细菌外的其它任何物种(Babst等,2002;McMillan等,2016)。Snf7是一种可溶性卷曲螺旋蛋白,含有高度结构化的“四核”螺旋结构域。Snf7的功能包括:1)自噬;2)与去泛素酶的相互作用(DUB)招募DUB到ESCRT途径;3)多囊泡体内腔内囊泡(ILV)形成MVB;4)细胞分裂(Lata等,2008;Obita等,2007;Ramaseshadri等,2013;等,2014)。
Snf7虽为绝大部分生物生命活动中的必需蛋白,但在昆虫中的研究还较少,其中以果蝇和西方玉米根甲虫(western cornrootworm,WCR,Diabrotica virgiferavirgifera)中的研究最多。Sweeney等通过对果蝇Shrub(即果蝇的Snf7)突变体的研究,发现Shrb在昆虫的神经形态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Sweeney等,2006)。Baum等通过西方玉米根甲虫的RNAi实验,发现极低剂量的dsDvSnf7就可导致WCR致死(Baum等,2007)。随后Bolognesi等通过RNAi技术干涉WCR幼虫中的Snf7基因的表达,发现试验组幼虫相于对照组生长明显被阻碍,且分别以50ng/ml和1000ng/ml的剂量饲喂幼虫24h后会造成90.3%和94.6%的致死率(Bolognesi等,2012)。对玉米根甲虫饲喂dsDvSnf7后,发现泛素化蛋白在幼虫组织中积累,阻碍了中肠和脂肪体的细胞自噬而导致幼虫死亡(Ramaseshadri等,2013)。
目前,针对昆虫杀虫剂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的是昆虫特有基因,如: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EcR)和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Wu等,2012;Wang等,2012)。这些杀虫剂的主要优点是针对大部分昆虫,是一种宽谱杀虫剂,但其相对安全性不高,且对昆虫的致死效率有限,这极大地限制了昆虫特有基因杀虫剂的使用。由于Snf7对昆虫生长发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者通过设计特异性片段,获得了高效安全的仅针对西方玉米根甲虫的窄谱杀虫剂。通过对褐飞虱Snf7这一管家基因进行特异性片段设计,将有助于我们筛选到新的针对褐飞虱的高效安全的窄谱杀虫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针对褐飞虱防治效果显著的高效安全性杀虫dsRNA。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高效安全性杀虫dsRNA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高效安全性杀虫dsRNA在制备用于防治褐飞虱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所述高效安全性杀虫dsRNA防治褐飞虱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2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