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玻璃飞机座舱盖及舷窗的裂纹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1519.4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琦;夏菲;杨磊;高岗;陈学儒;郭帅;耿方娟;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3/02 | 分类号: | B29C73/02;B29C73/26;B29C73/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玻璃 裂纹修复 飞机座舱盖 舷窗 喷涂修复 样品表面 透过率 去除 打磨 机械性能 有机玻璃表面 表面污渍 工艺操作 快速维修 原位修复 平滑性 水砂纸 修复液 研磨量 拆卸 烘干 原板 固化 清洗 玻璃 修复 应急 维修 | ||
一种有机玻璃飞机座舱盖及舷窗的裂纹修复方法,它涉及一种玻璃的裂纹修复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有机玻璃飞机座舱盖及舷窗的裂纹修复方法需要从框架上拆卸有机玻璃,延长了维修时间,且处理后的有机玻璃机械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水洗带有裂纹的有机玻璃去除表面污渍;二、样品的打磨;三、样品的清洗和烘干;四、样品表面喷涂修复液;五、样品表面修复液固化。本发明采用首先采用水砂纸进行快速打磨去除表面的裂纹,可实现有机玻璃的原位修复,并降低研磨量,提高原板质量;然后喷涂修复液以增加有机玻璃的透过率。此种方法修复后有机玻璃表面平滑性好、透过率高,同时该有机玻璃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应急快速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座舱盖及舷窗的裂纹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玻璃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热塑性塑料。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强度高,耐腐蚀性好,防潮,化学性质稳定,还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航空方面,大多数飞机采用有机玻璃作为座舱盖、风挡和舷窗等部件。在民用中,主要用作汽车、轮船等的灯罩、窗户等。从使用安全的角度出发,有机玻璃的损伤会带来很大危害,甚至危及飞行员、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有机玻璃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外部损伤,且不可避免,常见的外部损伤有划伤,破裂等。当有机玻璃材料在航空领域中应用时,这些损伤不仅会影响飞机的整体外观,还会降低有机玻璃的透过率,对飞行员驾驶飞机的过程中的飞行视线造成干扰,对飞行造成安全隐患。目前,针对有机玻璃的外部损伤进行维修的主要方式是对其进行研磨抛光机械精加工,即先用平而坚硬的磨头去掉玻璃表面的裂纹部分以解决不平整性,然后用柔软的浮动头去掉研磨痕迹。此种方法处理后的有机玻璃表面雾度增大,光洁度降低,耐磨性能下降,而且机械加工的研磨量较大,会使有机玻璃的厚度降低,导致其机械性能下降。显然此种方法也对飞机座舱及舷窗的快速维修并不适用,同时采用此种方法对座舱盖和舷窗进行维修时需要拆卸,从而大大延长了维修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有机玻璃飞机座舱盖及舷窗的裂纹修复方法需要从框架上拆卸有机玻璃,延长了维修时间,且处理后的有机玻璃光洁度降低、耐磨性能下降、机械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机玻璃飞机座舱盖及舷窗的裂纹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有机玻璃飞机座舱盖及舷窗的裂纹修复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水洗带有裂纹的有机玻璃去除表面污渍;
二、样品的打磨:
当有机玻璃的裂纹深度小于等于100μm时:
①、用600#~800#的水砂纸加水打磨清洗后的有机玻璃至表面的裂纹去掉;
②、用1000#~3000#的水砂纸加水打磨去掉表面裂纹后的有机玻璃1min~10min,然后用4000#~5000#的水砂纸加水继续打磨至有机玻璃的表面光滑;
当有机玻璃的裂纹深度大于100μm且小于600μm时:
①、用400#~600#的水砂纸加水打磨清洗后的有机玻璃至表面的裂纹去掉;
②、用800#~2000#的水砂纸加水打磨去掉表面裂纹后的有机玻璃1min~10min,然后用3000#~5000#的水砂纸加水继续打磨至有机玻璃的表面光滑;
当有机玻璃的裂纹深度大于等于600μm且小于等于1000μm时:
①、用150#~400#的水砂纸加水打磨清洗后的有机玻璃至表面的裂纹去掉;
②、用800#~1000#的水砂纸加水打磨去掉表面裂纹后的有机玻璃1min~20min,用2000#~3000#的水砂纸加水继续打磨1min-10min,然后用4000#~5000#的水砂纸加水继续打磨至有机玻璃的表面光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1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