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纯化裸藻藻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4092.3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伟;彭小伟;王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浮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N1/0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纯化 裸藻藻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纯化裸藻藻种的方法,其通过选取含有裸藻细胞的水样或含有杂菌的裸藻藻液,加入一定量合适裸藻生长的无机培养基,然后调节藻液的pH至3‑4,3000‑30000lx的光强下培养2‑7d;然后,将藻液进行稀释,放入特定容器中,在培养装置的某部分施加2000‑5000lx的光照一定时间,在照光部分吸取一定量的藻液,接入培养孔板中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得到纯度较高的藻种,缩短生长周期,提高大规模生长的成功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藻藻种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纯化裸藻藻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裸藻生活在淡水中,常在湖泊河沟形成绿色水华,尤其是有机质比较丰富的水域较为常见,在水面形成一层绿色的水膜,并随外界的光照等情况变化而形成或散开。裸藻无细胞壁,有一根长鞭毛,通过鞭毛和细胞扭动进行运动,胞内有叶绿体,可依靠光合作用进行自养,同时也可以利用有机物(如葡萄糖、谷氨酸、苹果酸、丙酮酸、乳酸和乙醇)营异养,在自然界中通常是同时进行光养和异养。裸藻体型呈长棒状,宽度一般为10-20μm,长度可达100μm;具有眼点一个,对光照较为敏感(趋光性/避光性);裸藻的体型也会随着外界光照等情况改变,如在深夜会变成圆球状;其繁殖方式为无性纵裂分裂。
裸藻是一种介于动、植物两者之间的中间型生物,具有动、植物的蛋白质组成,是良好的饵料生物;2013年,我国批准裸藻为新的食品原料,这使得裸藻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培养时,不管是利用光生物反应器进行自养培养还是利用发酵罐进行异养培养,都要求裸藻比较“纯”。目前报道的藻种藻种纯化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挑取藻细胞和藻液添加抗生素除菌,前者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藻类分类经验,同时单个藻细胞的培养难度较大,不易成活;后者在藻液中直接加入抗生素,虽然能够有效的抑制藻液中杂菌,但是无法完全除菌还会影响藻类生长甚至诱导突变。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裸藻藻种的快速、有效获得裸藻纯种的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简易分离纯化裸藻藻种的方法,从而获得无细菌污染的裸藻藻种,起到降低藻种维护成本和快速获得批量藻种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裸藻藻种筛选时间长及传代过程及规模培养过程中极易染菌的问题,本发明利用酸化、光诱导等措施,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的藻种纯化程序,从而达到快速获得裸藻纯种、适应规模化裸藻生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纯化裸藻藻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含有裸藻细胞的水样或含有杂菌的裸藻藻液,接入按配好的营养盐得到的无菌培养基后,用酸调节pH值至酸性范围,在调好的光强条件下培养;
B、步骤A得到的藻液经收集后进行稀释,然后转入新的灭菌培养装置中,;
C、将培养装置的部分区域按给定量的光强施加照射;
D、取部分藻液,稀释后,接种在培养孔板中进行培养;
E、将培养孔板中的藻株进行镜检和菌类检测,即可挑选出纯种藻株。
进一步地,步骤A中的营养盐包含的成分为:硝酸铵1g/L,磷酸二氢钾0.2g/L,硫酸镁0.1g/L,氯化钙0.1g/L,柠檬酸钠1g/L,VB1 10μg/L,VB12 0.1μg/L,氯化铁0.588mg/L,氯化锰0.108mg/L,硫酸锌0.078mg/L,氯化钴0.012mg/L,钼酸钠0.0075mg/L。
更进一步地,步骤A采用的酸为包括硫酸、盐酸、硝酸或磷酸的无机酸,配置成1M浓度。
更进一步地,步骤A中调节藻液的pH值范围为3-4。
更进一步地,步骤A中培养采用的光强为2000-30000lx,在调好的光强条件下,以及在静置处理或者通入空气或混合气体的条件下,培养2-7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浮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浮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4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