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器的数字驱动式像素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4458.7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季渊;陈文栋;刘万林;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器 数字 驱动 像素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显示器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选通线、源极连接至数据线、漏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以及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以及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以及第五晶体管的栅极、其源极连接至第一像素电源或地、其漏极连接至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以及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现有方案相比,该电路的布局面积小,像素密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提供的负电压驱动方式提高了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提高了对比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数字驱动方式的显示器的像素电路。
背景技术
当代平板显示器可以产生丰富的图像,图像由呈现阵列排布的许多个像素构成,像素的发光亮度由像素的驱动电路调制。在现有的平板显示技术中,像素的驱动电路一般集成了驱动晶体管,大多数情况下,像素的发光亮度与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所输出的电流或电压正成比。有部分显示器采用了脉宽调制技术,采用纯数字的信号控制像素的亮度,其特点为像素只工作于开态和关态,无灰度变化,灰度等级通过脉冲宽度调制进行控制。数字式显示器可以简化驱动电路并提高像素灰度的精确度。但现有数字驱动的像素电路大多采用了六个以上的晶体管,其晶体管个数较多,有些还包含了电容器件,制约了像素面积的进一步缩小。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更有效的数字驱动式像素电路,进一步减小晶体管的数量从而减小电路面积。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更少的晶体管来实现数字驱动式的像素电路,减少像素的电路面积,从而在特定面积上实现更高的像素密度,提高显示器的分辨率,并且进一步提高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可采用三个开关晶体管和一个驱动晶体管来实现数字驱动式像素电路,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显示器的像素电路,包括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1)所述像素电路由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组成,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皆只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2)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或N型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选通线、源极(或漏极)连接至数据线、漏极(或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3)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或N型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其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像素电源或地、其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4)所述第三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其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像素电源、其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5)所述第四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其源极连接至地、其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6)所述第五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其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像素电源、其漏极连接至所述发光器件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皆为沟道长度不大于0.5微米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为沟道长度不小于0.25微米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件位于像素电路的上方或垂直上方,且所述发光器件为一种由电流驱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半导体发光器件或量子点发光器件或液晶显示器件或数字微镜器件或其组合,其亮度与流过发光器件的电流或电压成正比,所述正比为一种线性的或可通过校正形成线性的递增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电路除寄生电容外不包含电容器件,所述寄生电容为晶体管的寄生电容和/或互连线的寄生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4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