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肪液化伤口用原位自体仿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5110.X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青;位晓娟;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36;A61L27/20;A61L27/24;A61L27/22;A61L27/18;A61L27/50;A61L27/54;A61L27/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体 脂肪液化 修复材料 伤口 功能层 制备方法和应用 表面隔离层 生物功能层 可用 氧化纤维素纤维 胶原蛋白纤维 医用材料领域 海藻酸纤维 壳聚糖纤维 生物安全性 纤维层结构 伤口处理 伤口护理 网状结构 愈合伤口 明胶 半透膜 聚氨酯 剖腹产 全血 愈合 制备 产妇 浸润 纤维 群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液化伤口用原位自体仿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材料领域。该脂肪液化伤口用原位自体仿生修复材料包括自体功能层、生物功能层和表面隔离层;其中,自体功能层为收集病人全血后制备的PRP;生物功能层为壳聚糖纤维、海藻酸纤维、胶原蛋白纤维、氧化纤维素纤维、明胶纤维等的一种或多种,为纤维层结构,其3维网状结构可供自体功能层中成份浸润并固定;表面隔离层为聚氨酯半透膜。本发明提供的脂肪液化伤口用原位自体仿生修复材料,生物安全性高、无免疫风险,可用于难愈合伤口或愈合不良的脂肪液化伤口处理,还可用于剖腹产高龄产妇等特殊群体的伤口护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肪液化伤口用原位自体仿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脂肪液化属术后并发症之一,实质是脂肪细胞无菌性坏死引发脂滴流出。肥胖是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贫血、水肿、高频刀等亦为诱因。二胎政策放开以来,许多高龄产妇的出现更加推高了脂肪液化伤口不愈合的发生率。脂肪液化伤口导致感染、愈合不良等几率升高,目前主要依靠切口引流、反复冲洗换药、物理治疗等手段,治疗周期长,医患负担重。目前尚无针对脂肪液化伤口专用的医疗产品,近年来,多种生物材料用于创面止血效果得到临床证实,如壳聚糖、海藻酸、胶原蛋白、纤维素、纤维蛋白、丝素蛋白、聚氨酯、聚硅酮等敷料,上述产品可有效吸收创口渗出物、加快血液凝固、促进伤口愈合,但愈合周期及预后瘢痕等不理想,不能有效满足临床需求。
随着再生医学的理念兴起和完善,仿生化修复已经逐渐成为再生修复的发展方向。仿生化修复材料的结构和活性因子等近似天然组织,可诱导受体组织的原位生理性修复,比常规治疗方式以及传统的愈创材料更能适应不同临床需求。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全血经离心后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含大量自体源生长因子如PDGF、VEGF、IGF、TGF、EGF等,其约为体内正常浓度的3~17倍,但各因子的比例与体内正常比例相似,可有效消炎、镇痛、促进愈合并抑制瘢痕增生。业已证实,PRP用于感染或难愈性创面的修复具有显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脂肪液化伤口用原位自体仿生修复材料,其目的在于,基于仿生医学理论,有效利用患者自体血液,提供一种无免疫风险的原位自体仿生修复材料,尤其适用于难愈性脂肪液化伤口伤口的止血和再生修复,或其他特殊患者难愈性伤口的闭合及再生修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脂肪液化伤口用原位自体仿生修复材料,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自体功能层、生物功能层和表面隔离层,所述自体功能层与所述生物功能层之间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交联。
进一步地,所述自体功能层为收集病人全血后无菌制备的PRP,其含大量自体源性生长因子。具体地,所采用的自体功能层来源于患者自体血液,无免疫排斥风险,具有复合生理最佳比例的活性因子组合,可有效止血、消炎、促进伤口尤其是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功能层为单一或复合生物纤维层,液体吸收量不小于10倍自重、水蒸气透过率不低于3000g.m-2·24h-1。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功能层为壳聚糖纤维、海藻酸纤维、胶原蛋白纤维、氧化纤维素纤维、明胶纤维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生物功能层为天然生物材料纤维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透气性以及止血促愈合等性能,能满足大量出血或渗血创面的止血。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功能层为3维网状结构,可供自体功能层中成份浸润并固定,辅助自体功能层中活性因子的缓释,同时可有效吸附固定PRP自体功能层从而形成结构稳定的原位自体仿生修复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隔离层为涂有压敏胶的聚氨酯膜,厚度不大于0.5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表面隔离层为涂有压敏胶的聚氨酯膜,厚度不大于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