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环氧防锈底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7489.8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辉;卞庆娅;崔国鹏;刘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常州油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51/08 | 分类号: | C09D151/08;C09D5/08;C08F283/10;C08F220/06;C08F220/18;C08F212/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防锈 底漆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性环氧防锈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称取纳米纤维加入氨的乙醇溶液中浸泡,浸泡后抽滤,收集滤渣,依次用无水乙醇和水洗涤后干燥,得表面处理后的纳米纤维;
(2)配制质量分数5%硝酸锂溶液,按质量比5~10:30~50:1~2称取表面处理后的纳米纤维、硝酸锂溶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搅拌混合20~30min后滴加活性硅酸溶液,继续搅拌1~2h后在室温下静置5~7h,静置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得干燥物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升温至400~500℃,保温煅烧后粉碎,过500目筛,得改性纤维防锈剂;
(3)称取环氧树脂和无水乙醇装入三口烧瓶中,搅拌混合30~40min后加入磷酸,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1~2h后加入单体混合液、改性纤维防锈剂和引发剂,升温至105~120℃搅拌反应3~4h,降温至60~70℃,调节反应体系至中性后加入水,以1200~2000r/min转速搅拌30~40min,搅拌后冷却至室温并出料,得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
(4)分别称取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水、云母粉、三聚磷酸铝、分散剂、消泡剂、润湿剂、流平剂和腐植酸镁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研磨后过80~100目滤网,即可得组分A,固化剂为组分B;
(5)将组分A和组分B分别包装,使用时混合,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水性环氧防锈底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防锈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纳米纤维为聚酰亚胺纤维、聚酯纤维、麻纤维、竹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防锈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活性硅酸溶液加入量为硝酸锂溶液质量的1~1.5倍;所述活性硅酸溶液的制备方法为:配制质量分数3%硅酸钠水溶液,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反应,收集得到活性硅酸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防锈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环氧树脂为E51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或E42环氧树脂中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防锈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单体混合液为:按质量比3:1:1称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单体混合液;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防锈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按重量份数计,称取50~70份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10~20份水、1~5份云母粉、1~3份三聚磷酸铝、0.3~0.5份分散剂、0.5~1.0份消泡剂、0.5~1.0份润湿剂、0.1~0.2份流平剂、0.1~0.3份腐植酸镁和12~20份固化剂。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水性环氧防锈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SN-5029分散剂或分散剂X-3204;所述消泡剂为A-10消泡剂或SN-1311消泡剂;所述润湿剂为BYK-346;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所述固化剂为聚癸二酸酐和聚壬二酸酐按质量比1:3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常州油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常州油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4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水涂层材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51-00 基于接枝聚合物的涂料组合物,其中接枝成分是只由包括碳-碳不饱和键反应得到的
C09D151-02 .接枝到多糖类上
C09D151-04 .接枝到橡胶上
C09D151-06 .接枝到只含有1个碳-碳双键的酯族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上
C09D151-08 .接枝到由只包括碳-碳不饱和键的反应之外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上
C09D151-10 .接枝到无机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