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9052.8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平;吴俊;吴昌梓;吴昌在;吴万琛;吴昊;吴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40 | 分类号: | C09C1/40;C09C3/06;C09C3/12;C09C3/04;C09D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史炜炜;解敬文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光粉 水性汽车 涂料 金属氧化物 珠光颜料 烘干 包覆 抽滤 制备 有机硅偶联剂 表面改性 环保要求 粒径分布 室外装饰 云母表面 耐候性 基材 颜料 煅烧 洗涤 能耗 环保 汽车 | ||
1.一种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云母粉投入烧杯中,加入纯水,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同时搅拌,制得云母浆;
b)向步骤a)制得的云母浆中加入HCl以调整PH值至1.5-1.7,待PH值、温度、转速稳定后,匀速滴加SnCl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
c)用稀碱调整溶液的PH值至2.0,再以一定的加料速度加入TiOCl2溶液,加料至淡金干涉色相,加完继续搅拌;
d)用稀碱慢调PH值至3.3,再以一定的速度滴加FeCl3溶液至RK300金色色相,加完后继续搅拌;
e)用稀碱慢调PH值至5.5,滴加AlCl3,同时加入稀碱保持PH值为5.5,加完后继续搅拌;
f)用稀碱慢调PH值至7.5,然后加入ZnCl2溶液,同时用稀碱保持PH值为7.5,加完后继续搅拌;
g)加入NaSiO3浓液,加完后继续搅拌;
h)将溶液抽滤、烘干后,800℃煅烧30分钟,得到高耐候金色珠光粉;
i)取步骤h)制得的高耐候金色珠光粉投入到烧杯中,加入纯水,搅拌,加热,加入有机硅偶联剂,搅拌约2小时、抽滤、烘干后即得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至步骤g)中的每个步骤均在70℃~75℃的温度、转速为250~40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进行,且每个步骤中加完物料后继续搅拌的时间为5-15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云母粉的粒度为10-40目;云母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8至1∶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加入的HCl的浓度为10%;滴加SnCl4的量是步骤a)中云母粉质量的0.2%-1.0%;滴加SnCl4所用时间为1-2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至步骤f)中调节PH用稀碱均为5%-15%的NaO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加入的TiOCl2溶液的浓度为380-440g/L,加入速度为35-48ml/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加入的FeCl3溶液的浓度为100-160g/L,加入速度为35-48ml/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滴加AlCl3的量是步骤a)中云母粉质量的2%-8.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加入ZnCl2的量是步骤a)中云母粉质量的2%-8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加入NaSiO3的量为是步骤a)中云母粉质量的2%-8.0%;加入NaSiO3溶液所用时间约1h。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的水性汽车级涂料专用珠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高耐候金色珠光粉与纯水的质量比为1∶8至1∶12;搅拌的转速为250转-400转/分;加热的温度为70℃-75℃;加入的有机硅偶联剂的量是步骤a)中云母粉质量的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0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