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3093.4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6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纪桂杰;段亚南;张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07/79 | 分类号: | C07D307/79;C07D307/80;C07D405/04;B01J27/24;B01J23/44;B01J3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无铜无配体钯 催化剂 合成 呋喃 衍生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的方法。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K3PO4固体和DMF溶剂存在下,利用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于150~170℃的油浴中,反应5~7h即得到苯并呋喃衍生物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化合物2、K3PO4之间的用量关系为1:2‑2.5:2‑2.5。本发明采用简单方式制备获得通过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并进一步经催化制备苯并呋喃衍生物,反应过程绿色环保,对产物无毒无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并呋喃类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因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医药化学界的关注。其中,芳基苯并呋喃类衍生物表现出很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包括抗癌活性、抗内风湿活性、抗滤过性病原体活性、抗真菌活性、免抑制疫力的活性、抗血小板活性、杀虫活性、抗炎活性、拒食素活性、预防癌症活性。由于天然产物中此类化合物含量很低,提取数量有限,且分离困难,因此研究苯并呋喃类衍生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传统的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通过均相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合成。传统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但配体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造价成本较高,并且催化剂不能回收,造成贵金属不能重复利用,更严重的是,均相金属催化剂会污染反应产物,后来,有研究报道将非均相催化剂应用于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中,实现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但大多仍然使用价格较高的配体催化剂,并且,通常情况下需要引入另一种金属盐做助催化剂,例如铜盐,增加了产物被污染的几率,因此,寻求一种由简单方式制备获得通过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并进一步采用催化制备苯并呋喃衍生物,反应过程绿色环保,对产物无毒无害的方法来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通过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的方法,反应式为
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K3PO4固体和DMF溶剂存在下,利用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于150~170℃的油浴中,反应5~7h即得到苯并呋喃衍生物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化合物2、K3PO4之间的用量关系为1:2-2.5:2-2.5。
所述化合物1、化合物2和K3PO4固体混合,在真空氩气保护下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和DMF溶剂,进行油浴反应。
所述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为以竹笋为原料经水热反应,反应高温煅烧得到掺氮、氧的碳材料,而后负载钯金属即得催化剂。
所述掺氮、氧的碳材为以竹笋为原料,干燥粉碎置于反应釜内加入过量的水于180~200℃下进行水热反应(干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8-10),过滤后室温下真空干燥,干燥后在N2保护下800~900℃煅烧,得到掺氮、氧的碳材料。
将所述氮、氧掺杂多孔碳材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在加入Pd(NO3)2溶液搅拌均匀后于碱性条件下升温到80~100℃,一次性注入85%的水合肼混匀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生物基氮、氧掺杂多孔碳材料负载钯金属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3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