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梯形肋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4646.8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夏念涛;楼云仙;夏伟平;孙侦赛;胡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永固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23 | 分类号: | E04B5/23;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2644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浇注机 叠合楼板 倒梯形 钢筋骨架 成型模具 车轮 地模 混凝土 制作 横截面形状 搅拌器转动 挡板 电机驱动 方向一致 轨道方向 挤出成型 生产效率 涡轮蜗杆 自动浇注 镂空 变速机 预成型 料斗 成型 匹配 电机 架设 行驶 外部 轨道 | ||
1.一种倒梯形肋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所述倒梯形肋叠合楼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1)、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受力钢筋(2),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受力钢筋(2)纵向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内,还包括倒梯形纵向肋(3)、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所述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为两根,沿纵向设置于所述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内,并对称设置于倒梯形纵向肋(3)横截面顶部两侧;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倒梯形纵向肋(3);所述倒梯形纵向肋内沿纵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横向孔洞(6);在所述倒梯形纵向肋(3)内,所述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与钢筋混凝土底板(1)内对应的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受力钢筋(2)之间连接设置有腹杆钢筋(5);所述腹杆钢筋(5)包括第一倾斜腹杆钢筋(51)、第二倾斜腹杆钢筋(52)以及连接第一倾斜腹杆钢筋(51)、第二倾斜腹杆钢筋(52)的水平连接钢筋(53),一第一倾斜腹杆钢筋(51)、一第二倾斜腹杆钢筋(52)以及一水平连接钢筋(53)连接构成一等腰腹杆钢筋单元;多个等腰腹杆钢筋单元连续或间断设置;并与横向孔洞(6)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步骤一:按照设计要求准备相应型号的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受力钢筋(2)、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第一倾斜腹杆钢筋(51)、第二倾斜腹杆钢筋(52)、水平连接钢筋(53);
步骤二:将第一倾斜腹杆钢筋(51)、第二倾斜腹杆钢筋(52)、水平连接钢筋(53)焊接成等腰腹杆钢筋单元;
步骤三:按照设计要求固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受力钢筋(2)以及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将等腰腹杆钢筋单元与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受力钢筋(2)以及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绑扎或焊接,其中,水平连接钢筋(53)与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平行连接,第一倾斜腹杆钢筋(51)、第二倾斜腹杆钢筋(52)底部与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受力钢筋(2)焊接;按照设计要求在预留横向孔洞(6)的位置设置孔洞成型件;
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形成的钢筋骨架置于地模(22)上,在钢筋骨架上部架设混凝土自动浇注机,在钢筋骨架一端的外部套设自动浇注机的成型模具(18),成型模具(18)的挡板部分(19)具有的镂空部分(21)形状与预成型的倒梯形肋叠合楼板横截面形状相匹配,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受力钢筋(2)以及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端部穿出镂空部分(21);
步骤五:自动浇注机通过车轮设置于轨道(16)上,轨道(16)方向与倒梯形肋叠合楼板纵向成型方向一致;将成型模具(18)的套筒部分(20)与自动浇注机的料斗底部出料口(17)相连;成型模具(18)的挡板部分(19)与套筒部分(20)连接在一起;
步骤六:开动自动浇注机,自动浇注机上的电机(9)通过涡轮蜗杆变速机(10)带动车轮(13)以及料斗(8)内的搅拌器(12)转动,电机(9)驱动车轮(13)按照设定速度行驶,搅拌后的混凝土进入成型模具(18)与地模(22)之间的空隙,从而形成倒梯形肋叠合楼板,且行进过程中,自动浇注机上的振动器(11)开动,带动成型模具(18)以及料斗(8)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步骤七:倒梯形肋叠合楼板成型后,地模(22)开始进行加热养护;
步骤八:倒梯形肋叠合楼板达到设定养护龄期后,敲掉孔洞成型件,并按照设计长度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受力钢筋(2)为热轧带肋钢筋、预应力钢筋、冷轧带肋高强钢筋;所述倒梯形肋内受力钢筋(4)为热轧带肋钢筋、预应力钢筋、冷轧带肋高强钢筋;所述腹杆钢筋(5)为热轧光圆钢筋、冷轧带肋高强钢筋、冷轧高强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孔洞(6)为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长矩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等间距设置有1、2、3个所述倒梯形纵向肋(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横向孔洞(6)为圆形、椭圆形时,多个等腰腹杆钢筋单元连续设置,且所述横向孔洞(6)设置在等腰腹杆钢筋单元中部;当所述横向孔洞(6)为长椭圆形或长矩形孔时,多个等腰腹杆钢筋单元间断设置,且所述横向孔洞(6)设置在两个等腰腹杆钢筋单元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永固绿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永固绿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46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