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39种酚的色谱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9955.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凯;潘文杰;高维常;赵会纳;雷波;陈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分析 卷烟 主流 烟气 39 色谱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39种酚的色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卷烟主流烟气的捕集;(2)卷烟主流烟气样品中酚的提取;(3)酚的衍生化;(4)酚的萃取与富集;(5)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器对酚进行分析检测;本发明建立了超声提取,乙酰衍生化结合微萃取提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同时定性与定量主流烟气中39种酚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分离能力强及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样品检测的数据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分离能力强及稳定性好的同时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39种酚的色谱检测方法,属于烟草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烟草经处理制成卷烟燃烧时,烟草中的多酚物质因挥发性低,使得燃吸时很少直接转入烟气中,而是通过热分解成酚进入烟气,因此卷烟烟气中的酚类物质大多为单羟基苯酚、二羟基苯酚与三羟基苯酚等。卷烟主流和测流烟气中主要的酚类成分有7种,分别为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由于大多数酚对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且影响卷烟的口感,如引起涩味、辣味、余味不干净等,特别是烟气冷凝物中的儿茶酚(邻-苯二酚)有较强的辅助促癌作用,因此,烟气中的酚类已列入烟气中7类主要有害成分之一,但已有的文献报道对烟气中酚类的检测只包含主要的7种,无法完全反映卷烟烟气中酚类的组成及含量,因此,尽可能多的对烟气中的酚同时定性与定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酚类化合物均含有羟基官能团,且属于极性较强的半挥发性物质,因此目前液相色谱法是分析卷烟烟气中酚类物质的常用方法,但完全分离间-甲酚和对-甲酚及其它酚的异构体一直是该方法的瓶颈。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也有研究报道,但非衍生化方法进样分析时,由于存在强极性基团-羟基,分析时易产生基质效应,峰拖尾与干扰等现象,从而导致定量分析不准确。此外,水溶性较强的极性酚易导致方法的提取效率降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常采用衍生化方法将羟基转化为极性较小的衍生化产物进行分析。常见的衍生化方法有硅烷化、烷基化与酰基化,最为常见的衍生化试剂有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N-甲基-N-(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2,3,4,5,6-五氟溴苄、烷基氯甲酸酯等,但这些衍生试剂存在衍生反应时间长,衍生产物稳定性差,价格较昂贵、且有些试剂为强的催泪剂等缺点。
综上所述,在烟草化学成分的测定技术领域中,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简单、快速、高灵敏度且稳定性好的卷烟主流烟气中39种酚同时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39种酚的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分离能力强及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样品检测的数据准确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时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39种酚的色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卷烟主流烟气的捕集:利用剑桥滤片捕集卷烟主流烟气;
(2)卷烟主流烟气样品中酚的提取:将酚的内标溶液和提取溶液加入到放置有剑桥滤片的容器中,超声提取后,将提取后的上层清液通过滤膜得滤液;
(3)酚的衍生化:取滤液于离心管中,加入乙酸水溶液与衍生化试剂混匀,缓慢加入碳酸氢钠,涡旋混匀溶解后静置,再加入碳酸钾溶液与衍生化试剂涡旋混匀后静置;
(4)酚的萃取与富集:向衍生化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涡旋溶解后加入分散溶剂与萃取溶剂,涡旋振荡混匀形成微小液滴,提取酚的乙酰化衍生产物,离心,吸取离心管中的沉淀相并将其转移至色谱进样瓶中;
(5)分析检测: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器对进样瓶中的酚进行分析检测。
在分析检测时,对有标准品的酚进行绝对定量,对未有标准品的酚进行相对定量。
步骤(2)中提取溶液为1%乙酸水溶液,内标溶液为2-甲氧基苯酚-D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9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