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电解液腐蚀的CPP膜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1091.8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融达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眼 电解液腐蚀 制备 阻隔层 多层结构 铝塑复合膜 同一位置 腐蚀液 幂函数 氢氟酸 密合 | ||
耐电解液腐蚀的CPP膜层及其制备方法。现有的铝塑复合膜中的CPP层的阻隔层中含有“鱼眼”或“晶点”,而在“鱼眼”或“晶点”的地方与CPP膜的整体其实连接并不是完全密合,使得腐蚀液或者氢氟酸容易从“鱼眼”或“晶点”处渗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耐电解液腐蚀的CPP膜层,本发明的CPP膜层的阻隔层采用多层结构,这样的结构,虽然阻隔层的每一层PP上都会有“鱼眼”或“晶点”,但是多层结构中,“鱼眼”或“晶点”位于同一位置的机率则会按照幂函数下降。同时,本发明还提出制备该能够耐电解液腐蚀的CPP膜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铝塑复合膜中的CPP膜层,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耐电解液腐蚀的CPP膜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锂离子以高能量密度、优越的高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如3C消费类、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等。其采用的包装从低端的硬质钢壳、铝壳逐渐更换为软质铝塑膜外包装。铝塑复合膜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外包装具有柔软性,可以释放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意外释放气体产生的增压,防止电池爆炸,故应用市场良好。
通常情况下,铝塑复合膜由外层尼龙层、中间铝箔层和内层热封层构成复合材料,层与层之间通过粘合剂进行结合。但是,锂离子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腐蚀液或者氢氟酸渗漏,普通的铝塑复合膜的内层热封层很容易被腐蚀液或氢氟酸渗透从而导致短路现象,普通的铝塑复合膜的内层热封层容易被腐蚀液或氢氟酸渗透的原因在于铝塑复合膜的内层热封层主要为CPP膜,CPP膜是一种流延聚丙烯薄膜,其具有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原料未完全塑化或者是挤出流通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某个环节有残留物被挟带出来,或者流道死角或者摩擦温度过高造成原料提前分解,就会产生“鱼眼”;或者局部塑化温度过高,也会使得薄膜表面上看上去有闪亮的白色光点,也就是所谓的“晶点”,而在“鱼眼”或“晶点”的地方与CPP膜的整体其实连接并不是完全密合,在此部位相对比较薄弱,则腐蚀液或者氢氟酸容易从“鱼眼”或“晶点”处渗透。
为了解决此问题,行业里面的惯常做法是在铝塑复合膜的中间层铝箔层与内层热封层之间再增加一层防腐蚀处理层,防腐蚀处理层与铝箔层和内层热风层之间通过粘合剂进行结合。
但是如果采用增加一层防腐蚀处理层的做法,不但会增加材料成本,也就是说多增加一层防腐蚀层,另外,优选的还需要配合使用具有防腐蚀效果的粘合剂;同时还会增加工艺成本,因为增加一层结合层,就需要至少再增加一条施加粘合剂的工艺生产线,这样的成本会比较高,且生产效率相对比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耐电解液腐蚀的OPP膜层,本发明的OPP膜层的阻隔层采用多层结构,这样的结构,虽然阻隔层的每一层PP上都会有“鱼眼”或“晶点”,但是多层结构中,“鱼眼”或“晶点”位于同一位置的机率则会按照幂函数下降。同时,本发明还提出制备该能够耐电解液腐蚀的OPP膜层的制备方法。
一种能够耐电解液腐蚀的OPP膜层,其包括:热封层(1)、阻隔层(2)、粘结层(3),其中,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热封层(1)、阻隔层(2)、粘结层(3),其特征在于:热封层(1)为OPP膜;阻隔层(2)为多层结构的OPP膜;粘结层(3)为MPP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能够耐电解液腐蚀的OPP膜层的总厚度为15um~100um;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能够耐电解液腐蚀的OPP膜层的总厚度为23um~80um;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能够耐电解液腐蚀的OPP膜层的总厚度为25um~60um。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封层(1)的厚度为3~5um。
进一步的,所述的阻隔层(2)的厚度为20um~80um。
进一步的,所述的阻隔层(2)的多层结构的OPP膜的层数为2~20层;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阻隔层(2)的多层结构的OPP膜的层数为3~12层;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阻隔层(2)的多层结构的OPP膜的层数为4~7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融达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融达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1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电池盖板电极组件以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