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胱氨酸改造的抗体-毒素偶联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1123.4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王一茜;卓识;李杰;陈澜;余永国;万威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百利多特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A61K47/68;A61K31/704;A61K31/474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胱氨酸 改造 抗体 毒素 偶联物 | ||
将目标抗体的重链235位丝氨酸(S)改造为半胱氨酸(C),并通过此改造后的半胱氨酸的游离巯基(‑SH)与偶联了小分子高活性细胞毒素(Payload)的mc‑vc‑PAB‑OH连接子进行定点偶联,形成均一性优良的半胱氨酸改造的抗体‑毒素偶联物,其毒素比抗体比例(DAR)为1.6‑2.0,此抗体‑毒素偶联物具有通式:2C2‑HC‑S235C‑mc‑vc‑PAB‑payload,同时,本发明还披露了此TDC药物的制备、纯化方法,在表达EGFRvIII及过表达EGFRwt的肿瘤的治疗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涉及一类半胱氨酸改造的抗体-毒素偶联物(TDC)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是一种糖蛋白,属于ErbB受体家族的一种,该家族包括EGFR (ErbB-1), HER2/c-neu(ErbB-2), Her 3(ErbB-3) 和Her 4(ErbB-4)。EGFR是上皮生长因子(EGF)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的受体,贯通细胞膜,分子量170KDa,靠与配体结合来激活。激活后,EGFR由单体转化为二聚体。EGFR还可能和ErbB受体家族的其他成员聚合来激活,例如ErbB2/Her2/neu。
EGFR通常低量表达于多种正常组织细胞,包括皮肤、肝脏等,与正常生理作用相关。
EGFR过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包括头颈癌、膀胱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脑胶质瘤、肾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Atalay et al., 2003;Herbst and Shin, 2002)。
多种肿瘤在过量表达野生型EGFR(EGFRwt)的同时也表达突变型的EGFR,EGRFvIII(de2-7 EGFR)。EGRFvIII是EGFRwt第6-273氨基酸缺失的EGFR突变型(Sugawa et al.,1990),介导配体非依赖型的细胞持续活化。EGRFvIII被报道于多种肿瘤中,包括脑胶质瘤、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Wikstrand et al., 1997; OlapadeOlaopa etal., 2000)。EGRFvIII的出现往往预示肿瘤预后不良。
EGRFvIII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细胞组织中,正常组织细胞不表达EGRFvIII,这为靶向治疗提供了良好的靶点。
抗体-毒素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是靶向治疗的热点领域,已在美国获批上市的两个药物Adcetris和Kadcyla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有超过50个ADC药物在进行临床阶段研究。
以EGFRvIII为靶点的通过链间二硫键巯基非定点偶联的ADC药物ABT-414已在美国进行临床II期试验,体现出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其采用非定点偶联方式,其药物均一性差,对病人造成较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用药量,直接影响了其临床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百利多特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百利多特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1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