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溴废液的净化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7551.8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9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路;王宗瑞;张浩波;郎丰国;陈晓宇;凌奇;张涛;迟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08;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臧传进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液 提溴 净化 方法和装置 去除 浊度 盐水 环保效益 混凝工艺 净化处理 气浮工艺 酸性污染 以废治废 真空制盐 废盐泥 高酸性 化学法 悬浮物 原有的 高盐 外排 精制 澄清 精选 达标 | ||
1.一种提溴废液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化学法盐水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盐泥进行沉降,使其静置后分层,舍弃上层清液,取下层悬浊液;
(2)将步骤(1)得到的下层悬浊液经旋流分离,除去比重较大的泥沙,得到精选废盐泥;
(3)将步骤(2)得到的精选废盐泥按照每立方提溴废液3~5kg的量加入到pH值2~3的提溴废液中,通过搅拌或曝气使精选废盐泥与提溴废液充分混合、反应,停留时间6~60分钟,得到pH值5.0~8.0的提溴废液;
(4)将步骤(3)得到的提溴废液,加入10~20ppm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进行混凝,并在混凝开始不少于1分钟后加入0~1.5ppm有机絮凝剂,通过絮凝将细小悬浮物絮凝成大的密实絮体,反应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得到絮凝后提溴废液;
(5)由步骤(4)得到的絮凝后提溴废液进行降浊处理,采用高溶气效率、低回流比气浮工艺,控制溶气效率90%以上,溶气水回流比5%~18%,最终提溴废液的pH值6.0-8.0,浊度降至3NTU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溴废液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二次混凝工艺,当步骤(3)中提溴废液pH达到5.0~7.5时,加入3~8ppm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进行一次混凝,混凝时间不少于5分钟;当pH值达到6.0~8.0时,再次加入7~12ppm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进行二次混凝,并在混凝开始不少于1分钟后加入0~1.5ppm有机絮凝剂,停留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溴废液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优选聚合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有机絮凝剂优选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提溴废液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废盐泥为以化学法生产精制盐水过程中产生的废盐泥,优选石灰-纯碱法、石灰-碳酸铵法或者烧碱-纯碱法产生的废盐泥。
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溴废液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精选废盐泥固含量为9~17%。
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溴废液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气浮工艺,优选气浮溶气效率>92%,溶气水回流比控制在5~12%。
7.一种提溴废液的净化装置,包括盐泥精选装置、提溴废液进料控制阀、pH值调节反应池、混凝装置、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盐泥精选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盐泥沉降罐、盐泥输送泵、旋流分离器、带搅拌的盐泥储罐和盐泥计量泵,盐泥计量泵在提溴废液进料控制阀后连接到反应池,反应池通过气浮进水泵依次连接混凝槽和气浮装置,混凝剂加药箱和絮凝剂加药箱通过计量泵分别与混凝槽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溴废液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池与气浮进水泵之间还设置有一次混凝池,混凝剂加药箱通过另外一个计量泵与一次混凝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提溴废液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设置有曝气或搅拌装置,所述的盐泥储罐、混凝剂加药箱、絮凝剂加药箱均自带搅拌。
10.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提溴废液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装置为高溶气效率、低回流比气浮装置,控制溶气效率90%以上,溶气水回流比5%~18%。
11.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提溴废液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装置为溶气效率>92%,溶气水回流比控制在5~12%的气浮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5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