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部反冲击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5737.8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0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娜;方凯;赵冰峰;魏耕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九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5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225327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尾部 冲击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尾部反冲击安全防护装置,较于传统的汽车尾部反冲击安全防护装置相比,该装置减少在撞击时造成的车体变形,有效的“释放”了撞击能量,再一个通过其阻挡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后方追尾车辆因较大惯性钻入前车车底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在车尾后备箱存放备胎位置的底板,以及底板上设有缓冲装置和后车阻挡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后车阻挡装置具有触发杆,该阻挡装置具有当后车碰触到触发杆后,触发杆驱动阻挡装置阻挡后车相对于前车继续前进的结构,防止后方追尾车辆因较大惯性钻入前车车底对后方驾驶员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追尾事故时,保护人车安全的防护装置,确切说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反冲击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随之带来了很多交通意外事故,由于机动车辆的陡然增加,每年公路交通事故承直线上升,据报道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员高达数万,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现有汽车的防碰撞技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人体的安全防撞和车体的安全防撞,这二者实际上是相互依存、难以完全分开的两个部分:由于汽车的碰撞能量往往很大,根据物体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对应这种撞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吸能”方式,这样吸能的同时能量要作用在车体上,而无法吸收的其余能量仍旧要作用在车体上。由于传统的汽车是靠汽车保险杠,而常用的保险杠金属材料为主,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虽然有刚性,但是缺少弹性,不能有效的“吸能”,这些能量得不到释放,所以只能造成其车身的局部的扭曲、断裂、变形、其防撞能力是很有限的,对于驾驶者本人及被撞人与物体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主要部件组成。虽然安全气囊解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但是安全气囊毕竟也是在汽车受到巨大撞击,其压力大于气囊的设定值时,气囊瞬间充气弹出对人采取的一种被动的补救措施,再一个当汽车发生追尾事故时由于后方车辆速度过快,在后方车辆极大的惯性冲击力下很容易钻入前方车辆的底部,前方车辆后轮碾压后方车辆前挡风玻璃这样对后方车辆驾驶员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发生汽车连环追尾事故时,由于前后车辆相互紧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减少在撞击时造成的车体变形,有效的“释放”撞击能量,以及防止后方追尾车辆因较大的惯性钻入前车车底对后方驾驶员造成伤害,是汽车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汽车尾部反冲击安全防护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该防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尾部反冲击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设有缓冲装置和后车阻挡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滑板和多个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缸筒底部沿底板长度方向延伸且纵向间隔固定于滑板上,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于沿底板宽度方向延伸的后防撞板上,所述滑板底部沿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滑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气缸经多根软管连接在固定于底板上且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沿背离滑板方向向外伸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上套固有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的矩形薄板,所述矩形薄板纵向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配合于沿底板宽度方向纵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滑槽上,所述第二滑块远离第二气缸活塞杆一端面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滑槽远离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二滑槽固定于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板上,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与第二气缸活塞杆滑动配合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经第一圆孔向外伸出第一横板且其伸出端固定有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连接有后车阻挡装置,该阻挡装置具有触发杆,该阻挡装置具有当后车碰触到触发杆后,触发杆驱动阻挡装置阻挡后车相对于前车继续前进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九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九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57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势识别与语音相结合的座椅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 下一篇:机动车辆的车辆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