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RET的磷光探针定量检测凝血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8864.3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菲;熊艳;邱蕊;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73;G01N33/8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ret 磷光 探针 定量 检测 凝血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RET的磷光探针特异性引物定量检测凝血酶的方法。为了提高其灵敏度,本发明在TBA上进行修饰,得到TBA‑BHQ2探针。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的磷光QDs作为能量供体,TBA‑BHQ2作为能量受体,构成磷光共振转移检测机制,导致磷光猝灭。由于凝血酶适配体与凝血酶之间有较强的结合,从而使MPA包覆的Mn掺杂ZnS磷光量子点与TBA‑BHQ2混合猝灭体系中的TBA‑BHQ2离开量子点表面与凝血酶形成新的复合物,从而使体系磷光强度恢复。相对于荧光量子点,磷光量子点因其磷光寿命长、可避免自体荧光和散色光的干扰、选择性强、检测时无需加入任何除氧剂和诱导剂等优点,在检测中运用更加广泛和灵敏。
本专利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375095,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17JCQNJC05800),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No.52XB1510)和天津师范大学“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功能分子结构与性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的资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基于PRET的磷光探针对凝血酶定量检测。
背景技术
适配体是一种短的寡核苷酸,它可以折叠成一个独特的三维结构,它能将小的有机分子、蛋白质或细胞作为特定靶点。适配体是由上世纪90年代首次建立由指数富集(SELEX)系统演化而来的。从那以后,适配体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目标配体和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适配体的作用与抗体相似,但它在治疗应用方面有优势,特别是在肿瘤学领域。对于实体肿瘤的治疗,抗体的分子质量会阻碍其进入肿瘤的深层部位。相比之下,比抗体(150 kDa)分子量小得多的适配体,其分子量通常在6~30 kDa之间,能更好的进入肿瘤深层部位。重要的是,作为一种高度特异性的配体,适配体由于其体积小、化学和热稳定性好,易于修改和固定,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诊断方法。
在基于适配体的分析方法中,最常见的分子靶点之一是凝血酶(TB)。凝血酶是凝血剂级联的最后一种酶,它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凝胶。凝血酶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很大,在健康人的血液中几乎不存在。然而,在凝血过程中,它可以达到低微的浓度,甚至在早期的止血过程中也能产生低浓度的凝血酶。凝血酶在多种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许多疾病,如血栓栓塞性疾病、炎症反应、心血管疾病和抗凝血疗法。因此,对凝血酶的敏感性检测在临床研究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室温磷光(RTP)量子点(QDs)检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特别是生物分子传感器。由于能量转移过程为从三重态(4T1)到基态(6A1),因此,Mn掺杂的ZnS QDs在590 nm处表现出较强的磷光发射。本发明中,用于检测凝血酶的“off-on”磷光传感系统依赖于含磷光QDs和带有BHQ2染料的特异性凝血酶适配体(BHQ2-TBA)。QDs作为能量供体,BHQ2-TBA作为能量受体,构成磷光共振转移(PRET)检测机制。
本发明所用磷光材料与专利ZL201510230335.7(磷光量子点在生物体液和酒中选择性检测谷胱甘肽的应用)、ZL201410140175.2(一种磷光量子点Mn-ZnS的制备方法及铁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中所用一致,但是用于检测的体系的物质不一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荧光量子点的不足,提供基于磷光量子点为探针检测凝血酶的方法。凝血酶适配体(TBA)与凝血酶之间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8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