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3131.9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煌;蔡吉祥;林燕;巫朝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甘紫红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延膜 热风无纺布 复合 复合膜 真空吸口 纤维网 定型 机械成型装置 聚烯烃混合物 烘箱 漏斗形小孔 螺杆挤出机 双组份纤维 表面形成 打孔装置 缓冲作用 热风穿透 真空负压 梳理机 粘连 开包 开松 熔融 收卷 贴合 柔软 生产 能耗 送入 挤出 纤维 梳理 保证 | ||
1.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步骤如下:
将双组份纤维进行开包开松、梳理机梳理成纤维网;
将纤维网送入烘箱进行热风穿透定型,使得纤维彼此之间相互粘连,形成热风无纺布;将聚烯烃混合物经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形成流延膜;
所述热风无纺布通过复合定位辊和流延膜在真空打孔装置的真空吸口处进行复合,并且在真空吸口处,由于内外压差作用,所述流延膜表面形成漏斗形小孔结构,所述流延膜表面的孔型与位于真空成型鼓外侧的成型网笼的孔型一致,作为复合后的热风无纺布和流延膜的表面层的流延膜的小孔绒毛端朝外,所述流延膜的小孔开孔端与底层的热风无纺布相复合形成复合流延膜;
所述复合流延膜进入由至少一对凸辊与凹辊组成的机械成型装置中,在凸辊上所具有的凸起与凹辊上的凹孔之间进行挤压使得复合流延膜表面形成凹陷或大孔,从而形成所述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表面层为小孔绒毛端朝外的流延膜,底层为热风无纺布,并且所述复合膜具有凹陷或大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无纺布通过复合定位辊与流延膜在真空打孔装置的真空吸口进行复合时,真空吸口区域的真空负压0.02-0.09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无纺布通过复合定位辊与流延膜在进入真空打孔装置的真空吸口之后进行复合。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无纺布在到达复合定位辊之前进行上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具有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辊上还具有针。
8.如权利要求1、5、6和7任一项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或针的底部形状为规则的圆形或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9.如权利要求1、5、6和7任一项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或针的根部的面积为0.5mm2~100mm2。
10.如权利要求1、5、6和7任一项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或针的高度为1.0mm~8.0mm。
11.如权利要求1、5、6和7任一项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辊上具有的凸起或针每平方厘米有3~100个。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网笼每平方厘米有20~1600个孔,所述单个小孔的面积为0.03mm2~2.5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31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胶手套的抗辐射后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粘结性好的复合装饰膜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