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离子标记的免疫反应单脉冲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5515.4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27/626;G01N2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刘铁生;孟阿妮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离子 标记 免疫 反应 脉冲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金属离子标记的免疫反应单脉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待测物的样本、具有特异亲和性一对物质中的一个标记的待测物完全抗原、小纳米颗粒标记的待测物的一株抗体加入到反应池中,孵育1-120min,形成小纳米颗粒标记的第一免疫复合物和一端标记小纳米颗粒、另一端标记具有特异亲和性的一对物质中的一个的第二免疫复合物;
2)然后向步骤1)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具有特异亲和性的一对物质中的另一个标记的大纳米微球,标记在第二免疫复合物一端的具有特异亲和性一对物质中的一个与标记在大纳米微球表面的具有特异亲和性一对物质中的另一个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大纳米微球外表面结合了大量的步骤1)中的第二免疫复合物;
3)最后将步骤2)中反应后的混合物直接加入到配套的仪器中,大纳米微球外表面结合的大量第二免疫复合物上的小纳米颗粒中特征金属元素、第一免疫复合物上小纳米颗粒中的特征金属元素和未参加反应的待测物的一株抗体上的小纳米颗粒中的特征金属元素会同时产生强脉冲强度信号,配套仪器中的检测器捕获特征金素元素的脉冲信号,并且通过滤除第一免疫复合物上小纳米颗粒中的特征金属元素和未参加反应的待测物的一株抗体上的小纳米颗粒中的特征金属元素的脉冲信号来获得大纳米微球外表面结合的大量第二免疫复合物上的小纳米颗粒中特征金属元素的脉冲信号,大纳米微球外表面结合的大量第二免疫复合物上的小纳米颗粒中特征金属元素脉冲信号的数量与待测物的含量具有负相关性,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能够得到待测物的含量;
所述大纳米微球的材质包含碱金属、碱土金属、镧系金属、锕系金属、过渡金属、主族金属或类金属但不限于上述金属微球,或者为上述金属化合物的纳米微球,或者为二氧化硅,或者包含聚乙烯、聚苯乙烯类、聚氟乙烯、有机硅、三聚氰胺、聚氯乙烯、聚乳酸、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类、聚丙烯腈、聚丙烯酸、聚酰胺类、壳聚糖类、纤维素类、聚苯胺类、聚炔类、聚(L-谷氨酸)、聚酰亚胺、聚吡咯、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但不限于上述聚合物微球,或者为上述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形成的核/壳结构或者掺杂结构的微球;所述大纳米微球的粒径为100nm~100μm;
所述小纳米颗粒的材质为Pt;所述小纳米颗粒的粒径为0.1nm~800nm;
所述大纳米微球和小纳米颗粒中的金属元素不同时为同一种金属;且所述大纳米微球粒径要大于小纳米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离子标记的免疫反应单脉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仪器为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所述的免疫反应为均相或非均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离子标记的免疫反应单脉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为锂Li、钠Na、钾K、铷Rb、铯Se或钫Fr;所述碱土金属为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或镭Ra;所述镧系金属为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或镥Lu;所述锕系金属为锕Ac、钍Th、镤Pa、铀U、镎Np、钚Pu、镅Am、锔Cm、锫Bk、锎Cf、锿Es、镄Fm、钔Md、锘No或铹Lr;所述过渡金属为钪Sc、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钇Y、锆Zr、铌Nb、钼Mo、锝Tc、钌Ru、铑Rh、钯Pd、银Ag、镉Cd、铪Hf、钽Ta、钨W、铼Re、锇Os、铱Ir、铂Pt、金Au或汞Hg;所述主族金属为铝Al、镓Ga、铟In、锡Sn、铊Tl、铅Pb、铋Bi、Uut、Uuq、Uup或Uuh;所述类金属为硼B、硅Si、锗Ge、砷As、锑Sb、碲Te或钋P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55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