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益生菌发酵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制作酵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6107.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1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石;吴俊罡;刘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普瑞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35 | 分类号: | A23L33/135;A01H4/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素 植物细胞 器官 果粒 益生菌发酵 植物细胞系 益生菌 发酵 制作 高新技术生产 寡肽化合物 微生物降解 肠道菌群 器官替代 生物活性 原料蛋白 制作工艺 质量稳定 可调节 寡聚 可控 制备 接种 均衡 安全 全程 水果 吸收 卫生 保证 | ||
一种通过益生菌发酵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制作酵素的方法,属于酵素制备领域。采用高新技术培养获得安全的植物细胞系或器官替代传统水果,进而将益生菌接种到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中培养制作酵素。本发明采用功效明确的益生菌,载体为高新技术生产的植物细胞系或器官,经发酵后形成寡聚多糖,可促进有益菌群生长,可调节肠道菌群;含有十几种原料蛋白,经微生物降解后形成具有一定功能与生物活性的寡肽化合物;发酵全程可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本发明提供一种科学安全的酵素制作工艺,使其营养成分更充足、更均衡,达到使用安全卫生、增加酵素的活力、有利于人们对酵素的身体需求、利于人们对酵素的吸收、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酵素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益生菌发酵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制作酵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酵素又称为“酶”,是一种带有生物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现阶段酵素是指植物进行深层发酵,提取的一种含生物活性物质的低盐液体。上述生物活性成分至少包括酶、发酵参与菌。酵素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可影响服用者体内的活性酶,从细胞层面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厌氧制作的益生酵素中,主要是益生菌及食材,这些原料经过发酵除了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生态的功能外还兼具功效因子的保健成分。因此,益生酵素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安全保健品。酵素合理选择食材和发酵工艺,可分别形成一种或多种神奇功效。包括:调整免疫应答、抗癌、降血压、整肠、消除便秘、抵御痛风、2型糖尿病、减肥、抗过敏。
在现阶段,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伴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尽管国内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添加酵素的保健食品,但它在其他食品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少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现有酵素产品大多使用益生菌发酵各种水果制成,但所用水果在生长过程中被施与各种农药,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规范,鉴于此,可见酵素的制作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因此,研制一种全新的酵素制作工艺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酵素制作工艺,所用载体改用高新技术培养获得的植物细胞系或器官替代,以达到使用安全卫生、增加酵素的活力、有利于人们对酵素的身体需求、利于人们对酵素的吸收、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益生菌发酵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制作酵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酵素发酵所需的益生菌发酵液
功效明确的益生菌通过规范的无菌操作接入无菌的MRS培养基中,35-40℃培养箱中静止培养36-48h,备用,检测所制益生菌发酵液符合要求;
(2)培养待发酵的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
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的诱导
取待诱导植物外植体,用75%酒精浸泡10-30s,然后用0.1-0.4%氯化汞溶液消毒8-12min,再用无菌水反复冲洗4-5次后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用无菌镊子去除种子表面表皮,接种在添加了0.5-3mg/L赤霉素、10-30g/L蔗糖、0.6g/L琼脂的MS固体培养基上,22-27℃暗培养,30天后生长成为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
通过植物细胞或器官发酵技术,培养所需的植物果粒或器官备用,将诱导完全的植物细胞系或器官以10%接种比例接种到MS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3℃~26℃,每天光照0~12h,培养23天后,无菌收集获得安全的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备用;
(3)将益生菌液按照比例接种到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中培养
将益生菌培养液按照1%的比例接种到植物细胞果粒或器官中,在23℃~26℃条件下培养60天;
(4)培养结束后冰冻灭活益生菌
将步骤(3)培养好的产品放在-10℃~-2℃条件下放置24小时灭活益生菌活菌,后放在25℃条件下化冻,得酵素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普瑞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普瑞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6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