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小微餐饮企业的智能店内自动送餐和收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9132.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2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发;李林鑫;张建;刘秋均;赖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23/08 | 分类号: | A47G2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餐 餐饮企业 餐具 餐饮管理系统 小车 执行装置 自动返回 餐饮经营 订单处理 订单信息 信号按钮 语音播报 桌面轨道 智能 初始端 初始位 信号灯 餐品 回送 取下 寻迹 厨房 餐桌 提示 终端 客户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小微餐饮企业的智能店内自动送餐和收餐方法,包括餐饮管理系统,餐饮管理系统包括点餐端、订单处理终端、送餐收餐执行装置,以及设置在店内每张餐桌上的信号灯和收餐信号按钮。本发明送餐时,厨房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送餐收餐执行装置确定送餐,小车沿桌面轨道上的寻迹线定向前进,将餐品送至点餐的客户桌前停止,语音播报订单信息提示客人,客人从小车上取下餐具,小车自动返回发餐初始端;收餐时,系统收到收餐请求,小车自动驶到客人桌前,餐具放上后自动返回,将餐具送回送餐初始位,完成收餐。本系统将线上点餐和线下自动送餐结合,提高了餐饮经营效率,降低了成本,在广大小微个体餐饮企业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面向小微餐饮企业的智能店内自动送餐和收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餐饮店采用的就餐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传统经营模式,即人工点餐和收银、服务员端餐到桌的方式。这类就餐模式依靠较好的口味赢得客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同时也有其不足,如管理较乱,卫生较差,环境体验较为单一等。随着各项成本的提高特别是房租、服务员薪资的提升,这类就餐模式的餐饮店的经营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无人餐厅模式(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口碑),采取客人自助点餐、自助取餐形式运行,没有点餐员、收银员,大大降低了餐饮环节人力成本,但是对广大传统的小微餐饮企业尤其是快餐行业来说,这一模式技术门槛高,设备成本高,不具备推广性。
3“机器人”餐厅,在送餐环节采用智能设备如“送餐机器人”,这种方式利用“机器人”实现菜品送餐到桌,取代传统服务员送菜过程,降低了服务员劳动强度,但是机器人造价较高,占用店面空间,运行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样不适合小微餐饮企业。
4桌上轨道式送餐“机器人”,此类轨道式送餐小车,运行噪声大,轨道设施复杂,维修更换不灵活,应用场景较为单一,无收餐功能,且线下设备没有和线上设备结合,不能和好的与各类餐饮经营对象结合。
综上,有采用餐饮新技术的的餐饮经营企业, 能提高餐饮环节经营效率,但设施成本高,餐饮服务售价高,且经营方式单一,这类设备或技术很难大面积推广利用;而采用传统经营模式的个体经营单位,其规模小,经营效率低,虽有较好的味道和较低的售价,但随着越来越高的各项成本,此类餐模式的饮盈利能力已经越来越低。面对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客户消费升级的需求,如不能融入新技术采取新模式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则传统小微餐饮企业大部分将会面临困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各类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小微餐饮企业的智能店内自动送餐和收餐方法,将线上和线下硬件结合实现远程网络点餐及自动送餐到桌、自动收餐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降餐饮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面向小微餐饮企业的智能店内自动送餐和收餐方法,包括餐饮管理系统,所述的餐饮管理系统包括用于生成订单信息的点餐端、设置在厨房的订单处理终端、送餐收餐执行装置,以及设置在店内每张餐桌上的信号灯和收餐信号按钮;所述收餐信号按钮用于向送餐收餐执行装置发送收餐信号;所述订单处理终端与点餐端连接,用于显示订单信息和点餐顺序;
所述送餐收餐直行装置包括送餐收餐控制端、小车运行轨道和送餐收餐循迹小车;所述小车运行轨道上设有黑白线,所述送餐收餐循迹小车用于在运行轨道上运行;所述送餐收餐控制端同时与信号灯和送餐收餐循迹小车连接,所述小车运行轨道位于店内餐桌旁,用于送餐收餐循迹小车在小车运行轨道上的运行实现送餐和收餐;所述的送餐收餐循迹小车上还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
所述的自动送餐和收餐方法由送餐模式和收餐模式构成,其中:
送餐模式
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9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茶盘
- 下一篇:无人餐厅送餐服务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