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雷达测距技术的车辆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9919.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龙喜;黄宁海;孙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G01S13/32;G08G1/01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乐珠秀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信号数据 差频信号 车辆检测 低频数据 雷达测距 触发 相机 发射信号 放大处理 回波信号 混频处理 施工安装 微波收发 中频滤波 汉明窗 通道口 检测 比对 防砸 可用 旁瓣 算法 预设 判定 拍照 雷达 削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测距技术的车辆检测方法及装置,其通过将雷达的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进行混频处理,生成差频信号;将所述差频信号进行中频滤波处理和放大处理,并生成数字信号数据;通过添加汉明窗体削弱所述数字信号数据的旁瓣波形;通过CZT变换得到所述数字信号数据的低频数据;将所述低频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和判断前方是否有车辆;从而通过微波收发与CZT算法的结合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以及更准确的触发相机拍照,可用于代替通道口相机触发车检和道闸防砸车检等,具有检测速度快,判定精度高,施工安装便捷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雷达测距技术的车辆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智能交通领域,检测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装置,用于交通信息采集及交通管制设备的控制。目前,常用的车辆检测器主要包括:线圈检测器、视频检测器、雷达检测器等。
线圈检测器:线圈作为一个电感线圈,其电感量与线圈周围空间的导磁率有关;当车辆通过或停留在线圈区域时,车体的导磁材料会改变周围空间的导磁率,使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线圈电感量的变化就可以检测出车辆的通过或存在。但是,线圈检测器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切开路面埋设线圈,影响交通通行,给后续维护带来很大人力及物质成本。
视频检测器:通过背景差分和二值化等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图像的分割,进而实现车辆的检测。虽然视频检测器能可靠检测路面通行车辆存在,但不能获取运动速度,并且视频技术受使用环境影响较大,雨雾天气对成像的影响以及黑夜灯光的影响对使用效果较大。
雷达检测器:通过雷达测速法能可靠检测路面通行车辆存在以及运动速度。目前大量安装使用的微波测速雷达通过发射单频连续波信号照射目标,接收其反射的回波信号,用多普勒测速原理来检测目标是否存在以及测量目标速度。
但由于雷达受门限选择和噪声影响极大,通常需要结合视频检测器进行车辆检测:利用微波信号在天线作用下形成一个窄波束在路面投下一个电波照区,一旦有汽车进入该区域雷达可探测到,并触发相机拍照;但而电波照区在实际工程中受天线副瓣影响并不好精确控制,并且该方法无法获得车辆的距离信息,因而导致给照相机的触发信号不准,导致一些数据无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雷达测距技术的车辆检测方法及装置,采用微波收发与CZT算法的结合,能够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以及更准确的触发相机拍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雷达测距技术的车辆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雷达的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进行混频处理,生成差频信号;
b.将所述差频信号进行中频滤波处理和放大处理,并生成数字信号数据;
c.通过添加汉明窗体削弱所述数字信号数据的旁瓣波形;
d.通过CZT变换得到所述数字信号数据的低频数据;
e.将所述低频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和判断前方是否有车辆。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进一步包括:
a1.实时生成150-300Hz的锯齿波;
a2.将所述锯齿波调制成24G微波波形,得到发射信号;
a3.接收反射的回波信号;
a4.将所述发射信号和所述回波信号进行混频处理,生成差频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的汉明窗体的添加算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9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