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上皮干细胞培养方法及鼻上皮干细胞增殖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0123.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炜;洪玥;何根;谢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曹爱红 |
地址: | 5100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皮 干细胞 培养 方法 增殖 培养基 | ||
1.一种鼻上皮干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培养皿中铺滋养层细胞;
2)从鼻黏膜组织中分离鼻上皮干细胞原代细胞;
3)将鼻上皮干细胞原代细胞铺在滋养层细胞上,将培养基替换为鼻上皮干细胞增殖培养基,移除其余的组织细胞;
4)当鼻上皮干细胞增殖到80%密度,通过胰酶消化,传代继续扩增;
5)将鼻上皮干细胞转移到气-液相培养体系和PneumaCult-ALI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
所述步骤3)中的鼻上皮干细胞增殖培养基,组分及其终浓度为:DMEM/F12、胎牛血清、青霉素:100x、链霉素:100x、胰岛素:1-10mg/mL、表皮生长因子:1-20μg/mL、氢化可的松:50-1000μg/mL、3,3',5-三碘-L-甲腺原氨酸钠:1-20x10-4M、ROCK抑制剂:0.5-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上皮干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滋养层细胞为丝裂霉素处理过的3T3细胞,在12-24小时内可以顺利贴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上皮干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滋养层细胞的培养具体如下:采用DMEM培养基、10%胎牛血清以及1x青霉素-链霉素复合液培养3T3细胞;3T3细胞增殖到90%密度,进行丝裂霉素处理,丝裂霉素的处理浓度为0.5-20ug/mL;生长被抑制的滋养层细胞3T3细胞被消化后,按照密度0.1-1x104cells/cm2预先铺在细胞培养皿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上皮干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在滋养层细胞贴壁后,鼻上皮干细胞原代细胞按照密度1-5x103/cm2铺在滋养层细胞之上,并且将培养基替换为鼻上皮干细胞培养基,通过换液移除其余的组织细胞;培养条件为37℃,5%CO2,每隔2-3天换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上皮干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还包括在第一代的鼻上皮干细胞增殖培养基中加入霍乱毒素,纯化鼻上皮干细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鼻上皮干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霍乱毒素的使用浓度为0.005-0.05μg/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上皮干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将鼻上皮干细胞按照细胞密度1-10x104/cm2转移到TRANSWELL小室,首先使用鼻上皮干细胞增殖培养基,增殖3-5天,把小室内培养基移除,小室外换用PneumaCult-ALI分化培养基,形成一个气-液相培养系统。
8.一种鼻上皮干细胞增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终浓度:DMEM/F12、胎牛血清、青霉素:100x、链霉素:100x、胰岛素:1-10mg/mL、表皮生长因子:1-20μg/mL、氢化可的松:50-1000μg/mL、3,3',5-三碘-L-甲腺原氨酸钠:1-20x10-4M、ROCK抑制剂:0.5-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上皮干细胞增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鼻上皮干细胞增殖培养基的组分还包括加入霍乱毒素,所述霍乱毒素的使用浓度为0.005-0.05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01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