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化麻辣火锅底料炒制废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0148.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3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曹茜;刘庆庆;袁永俊;包清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2;B01D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61003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锅底料 炒制 净化 微生物过滤床 废气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葡萄球菌 大豆分离蛋白 固定化微生物 微生物固定化 液气分离装置 疏水性物质 假单胞菌 疏水改性 通风管道 芽孢杆菌 异味物质 油烟废气 白地霉 固定化 过滤塔 微球状 废液 复配 加湿 吸附 异味 制备 微生物 | ||
1.一种净化麻辣火锅底料炒制废气的方法,将炒制麻辣火锅底料产生的油烟废气经过通风管道输入液气分离装置,收集分离以油脂为主的废液,气体经加湿后再输送入设置有微生物过滤床的过滤塔内净化;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过滤床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0.5-2重量份的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和白地霉的混合菌液加入15-30重量份的Tris缓冲液,混匀后加入到分散有0.5-2.5重量份的疏水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庚烷中,高速均质形成包覆微生物的油包水型乳液,然后将0.5-1重量份的大豆分离蛋白加入到乳液中并均质搅拌,接着使用过量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在摇床中保温振荡12-24h,温度为25-30℃,振荡速度为150-200rpm,待界面聚合后即得到内部亲水且表面疏水的微球状固定化微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麻辣火锅底料炒制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加湿的方法为:加湿周期为4-6次/24h,每次运行10-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化麻辣火锅底料炒制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湿周期为每6h一次,每次运行15min,淋水量为加湿预处理区塔体容量的五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麻辣火锅底料炒制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在过滤塔内净化的运行参数为:温度控制在15-40℃,通气线速度在0.02-0.15m/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净化麻辣火锅底料炒制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在过滤塔内净化的运行参数为:温度控制在25-30℃,气体的平均线速度为0.08m/s。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麻辣火锅底料炒制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过滤床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和白地霉发酵菌液各0.5重量份,合并后加入20重量份的浓度为0.02mol/L, pH 7.5的Tris缓冲液,混匀并加入到分散有2重量份的疏水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庚烷中,高速均质形成包覆微生物的油包水型乳液,然后将0.8 重量份的大豆分离蛋白加入到乳液中并均质搅拌,接着使用过量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在摇床中保温振荡12h,温度为25℃,振荡速度为150rpm,待界面聚合后即得到内部亲水且表面疏水的微球状固定化微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净化麻辣火锅底料炒制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疏水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以体积计,40℃条件下,向7份去离子水和100份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4份氨水,边加入边搅拌,制备成氨水/乙醇/水的混合物,接着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5份,振荡速度为200rpm,5min后,加入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和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7︰1,40℃保温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去离子水清洗沉淀至pH为中性即制备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01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