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发布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7167.8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5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关金平;须成忠;关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 专用 服务 指数 发布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1.一种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选取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评价指标;
步骤b:根据所述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评价指标构建公交专用道延误估算模型;
步骤c:根据所述公交专用道延误估算模型对车辆运行服务指数等级划分量化;
步骤d:建立车辆运行服务指数与乘客感知服务指数的关联性;
步骤e:根据车辆运行服务指数与乘客感知服务指数的关联性构建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评估系统,评估并发布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
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根据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评价指标构建公交专用道延误估算模型具体包括:
步骤b1:建立公交车辆在停靠站的延误估算模型;
步骤b2:建立公交车辆在路段的延误估算模型;
步骤b3:建立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估算模型;
步骤b4:根据公交车辆在停靠站的延误估算模型、公交车辆在路段的延误估算模型和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估算模型建立公交车辆在公交车专用道的延误估算模型;
在步骤b4中:所述公交车辆在公交车专用道的延误估算模型为:
上式中,D表示公交专用道延误,Dli表示公交车在第i条路段的延误,Dmi表示公交车在第i个路段中停靠站的延误,Dni表示公交车在第i个上游停靠站的延误,Dfi表示公交车在第i个下游停靠站的延误,Dji表示公交车在第i个交叉口的延误,n1表示公交专用道上路段的数量,n2表示公交专用道上路网中停靠站的数量,n3表示公交专用道上游停靠站的数量,n4表示公交专用道下游停靠站的数量,n5表示公交专用道上交叉口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评价指标包括车辆运行服务指数的评价指标和乘客感知服务指数的评价指标,所述车辆运行服务指数评价指标的选取为公交车辆在公交专用道上的延误,包括:停靠站的延误、交叉口的延误和路段的延误;所述乘客感知服务指数评价指标的选取为:将乘客满意度作为选取的指标,所述乘客感知服务指数分为六个级别:一级代表非常好,90感知指数100;二级代表比较好,75感知指数90;三级代表好,60感知指数75;四级代表差,45感知指数60;五级代表很差,30感知指数45;六级代表非常差,10感知指数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建立车辆运行服务指数与乘客感知服务指数的关联性具体包括:
步骤d1:分析乘客感知服务指数与车辆运行服务指数的影响,具体包括:车内拥挤度对公交车完成上下客时间的影响和不同车辆运行服务水平下乘客满意度对服务乘客量的影响;
步骤d2:分析车辆运行服务指数与乘客感知服务指数的关系,具体包括:乘客满意度与公交专用道延误的关系、车辆运行服务水平等级划分与乘客感知服务水平等级划分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所述公交专用道服务指数评估系统包括车辆运行服务水平评估和乘客感知服务水平评估,所述车辆运行服务水平评估具体包括:
①将公交专用道划分为不同的区间,评估每一个区间不同时段的车辆运行服务水平;
②将所有区间的评估结果汇总,得到公交专用道不同时空的车辆运行服务水平;
所述乘客感知服务水平评估具体包括:
①评估每位乘客的感知服务水平;
②根据每位乘客的感知服务水平确定乘客总体感知服务水平;
③评估不同乘客群体的感知服务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71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