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8936.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4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善花;曾耀宽;邝文意;钟志威;朱鹏惠;苏明珠;李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11/34;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模块 智能眼镜 预设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获取模块 计算模块 监测模块 提示模块 监测模式 疲劳指数 启动监测 情况监测 提示信息 图像识别 眼睛疲劳 用眼疲劳 有效地 权重 视线 图像 播放 监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包括获取模块、识别模块、判断模块、监测模块、计算模块、提示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物视线关注范围内的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图像识别人物所处的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状态是否处于启动监测的状态范围内;若是,监测模块用于启动对应的监测模式,监测人物的用眼情况。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用眼情况监测数据、预设的正确用眼数据、预设权重值,计算出人物用眼疲劳程度的指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指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指数阈值;若是,提示模块用于生成并播放相应的提示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有效地保护人物的眼睛,防止眼睛疲劳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穿戴式的智能设备发展迅速,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智能眼镜因其携带的方便性以及成熟的开发技术而备受欢迎。智能眼镜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安装软件、游戏,也具备路线导航、照片拍摄、视频通话等功能。虽然上述智能眼镜的功能齐全且强大,但很少有考虑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眼睛疲劳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 105853160 A的发明一提供了一种防视力疲劳的方法及装置,通过摄像头模块实时拍摄所述人物面前区域的图像;分析模块分析所述图像是否符合防视力疲劳的方法的启动条件;若是,则记录模块实时记录符合防视力疲劳特征的持续时长;当所述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的防视力疲劳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警告模块发出预设的警告信号的方式,能够防止人物产生视力疲劳。授权公告为CN 103479361 B的发明二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惯性传感器检测使用者是否处于运动活跃状态;若否,则数据处理模块利用计时功能对使用者的达到报警使用条件的行为进行计时;当计时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则报警显示模块启动近视预防报警功能的方式,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上述发明一与发明二的技术方案中,仍旧存在缺陷,其缺陷在于:仅针对用眼疲劳的用眼时长进行监测,并无考虑到在不正确的用眼情况下眼睛疲劳加速产生的问题,即产生视力疲劳的时长值并非固定值;另一方面,没有根据人物所处的具体状态,进行对应的用眼情况的监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所述人物所处的具体状态对其用眼情况进行对应的监测、计算与提醒的方式,实现防止眼睛疲劳产生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眼镜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获取人物视线关注范围内的图像;
根据所述图像,识别所述人物当前所处的状态;
判断所述状态是否处于需要启动监测的状态范围内;
若是,则根据所述状态启动对应的监测模式,对所述人物的用眼情况进行监测,获取用眼情况监测数据;
根据所述用眼情况监测数据、预设的正确用眼数据、以及预设权重值,计算出所述人物用眼疲劳程度的指数;
判断所述指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指数阈值;
若是,则生成并播放相应的提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计算出所述人物用眼疲劳程度的指数的具体过程为:
将所述用眼情况监测数据与所述正确用眼数据进行比较,从所述用眼情况监测数据中提取出与所述正确用眼数据不匹配的第一监测数据;
针对提取出的每一组第一监测数据,从预设的监测项目-权重值的映射关系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目建立映射关系的权重值,计算相应监测项目的权重值与该监测项目的持续用眼时长值之间的乘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