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吸附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7115.9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1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欧来良;柴雅敏;王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卓逸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A61M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清除 尿毒症 患者 体内 大分子 毒素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清除尿毒素患者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该吸附剂是一种由载体和配基两部分组成的功能性吸附剂,所述载体为活化的介孔结构的苯乙烯型树脂,配基为乙二胺,所述吸附剂中配基与载体通过共价偶联;该吸附剂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具有高的吸附选择性,能有效清除尿毒素患者血液或血浆中的中、大分子毒素,适宜用于血液或血浆灌流治疗尿毒血症;所述吸附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第1步、载体微球的合成
将单体苯乙烯与交联剂二乙烯苯按重量比1:2-6混合均匀,再按重量比加入占单体和交联剂总重量1-5倍的致孔剂,致孔剂由甲苯、乙酸乙酯和汽油按质量比为3:1:0.4-1混合而成,按质量比再加入占反应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总质量0.4%-5%的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搅拌使其溶解,称之为油相;然后将该体系溶液加入到含质量百分比为0.5%-2%的聚乙烯醇溶液的水相中,其中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为1-2.5:1,调节搅拌速率,升温至40-50℃后,以3-5 ℃/10min升温至70-80 ℃,定型后在此温度下继续保持搅拌3-5 h,再以1-2℃/5min的速度缓慢升温至90-95 ℃,反应3-8 h,停止加热和搅拌,反应体系经过滤、抽提、洗涤处理后,于4 ℃湿态保存,备用,得介孔结构聚苯乙烯型树脂;
第2步、聚合物微球的氯甲基化
用已知的试剂和方法对聚合物微球进行氯甲基化,依次用乙醇及去离子水洗涤产物,并向洗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后无沉淀产生,得氯甲基化介孔的聚苯乙烯载体微球;
第3步、载体微球偶联配基
将氯甲基化介孔结构的聚苯乙烯型载体微球加入到DMF溶液中,常温溶胀8-12 h后,加入乙二胺溶液,其中聚苯乙烯型载体、DMF和乙二胺配基的质量比为0.1-0.2:1.9-5.69:0.5-2,然后再加入30-50 mL、3 mol/L的NaOH溶液于60-80 ℃下反应6-10 h,抽滤,依次用乙醇、去离子水充分清洗,于4 ℃湿态保存,备用,得血浆或血液灌流用尿毒症患者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氯甲基化介孔结构的苯乙烯型树脂,为球形,粒度在200-1000 μm之间,载体上氯甲基化含量在3-8 mmoL/g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载体粒度为500-800 μm,载体上氯甲基化含量为4-7 mmoL/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拥有发达的介孔结构且同时拥有高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在300-800 m2/g之间,平均孔径在5-50 n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比表面积为600-750 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卓逸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卓逸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71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